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5.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诸葛亮(蜀汉舵手的历史真相)
ISBN: 9787518020942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男,生于70年代初。2005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酷爱文史,尤其致力于后汉、三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多年来穷搜广集,遍访各地历史遗迹。写史态度严谨,考证翔实,忠于史实,从不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已出版诗集两部、散文集一部,历史著作《曹操秘史》(三卷)等六部。在《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报告》杂志、《我们爱历史》《历史风云》《历史文学作家》等网络平台设有专栏,已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第一章 一个郡丞的儿子 生不逢时、备经磨难,并未影响他远大志向的确 立。在一片看不清的乱局中,他自愿成为一名乡村青 年,抓住一切机遇拼命充实和提高自己,他知道未来 都用得上。 1汉末的“80后”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是公元2世纪的“80 后”。 这一年曹操27岁,已经当过好几年县级官员,目 前在朝廷是品秩六百石的议郎;刘备21岁,刚刚结识 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关羽和小两岁的张飞,在家乡涿郡 一带伺机而动;周瑜6岁,司马懿2岁,孙权还没有出 生…… 与“50后”的曹操、袁绍和“60后”的刘备、吕 布等人相比,“80后”的诸葛亮出生得有些晚,但与 同辈人司马懿、孙权相比还不算太迟,总算赶上了这 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其时,天子名叫刘宏,即汉灵帝,东汉倒数第二 任皇帝。他的前任是汉桓帝刘志,他的后任是汉献帝 刘协。这三位都是倒霉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太 好,尤其是前两位。 多年后诸葛亮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他每次与人 聊起桓帝、灵帝来都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莫不痛恨 ),在他看来,后汉之所以倾颓以至灭亡,主要缘于 桓帝、灵帝两位当权者亲小人、远贤臣。 的确,这不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宦 官当权,奸臣阻道,正义得不到伸张,人民生活在水 深火热之中。这个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 重,民变频起,国家风雨飘摇。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恐怖的时代,延续数 百年的两汉政权正日薄西山。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阳都,琅 琊是郡国的名称,阳都是个县城。东汉全国分为13个 州,今天苏北、鲁东南一带那时归徐州,琅琊本是徐 州下面的一个郡,光武帝刘秀封其子刘京为琅琊公, 建立琅琊公国,后来刘京晋爵为琅琊王,建立琅琊国 ,这个“国”相当于郡,治所在开阳县,下辖琅琊、 诸县、阳都等13个县。 有两条大河从琅琊国穿境而过,一条叫沂水,一 条叫汶水,两河交汇之处就是阳都县城,其故城遗址 仍在,属山东省沂南县。 汝颖多奇士,山东出大汉。古代山东为东夷之地 ,据考证,东夷人可能是介于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 一类人,他们普遍身材高大。诸葛亮成年后就是个大 高个儿,史书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代一 尺合今0235米,照此计算诸葛亮身高约188米,在 平均身高低于今人的汉末,诸葛亮往人群里一站,显 得非常突出。 唐代有本名叫《姓源韵谱》的书,里面有对诸葛 亮相貌的进一步描写,说他身材很好,如松柏挺拔, 皮肤有点粗糙,但文理很清晰(形细如松柏,皮肤枯 槁,但文理润泽)。《姓源韵谱》的作者是唐代著名 学者张九龄,尽管他距诸葛亮时代也有几百年了,但 应该不至于瞎编,可能他看到了某些我们现在已无法 看到的史料。一般公认的是,成年后的诸葛亮个子挺 高,不胖,身材修长,喜欢穿流行于汉末士人中的那 种便装,有风度,有气场。 两汉时期琅琊国一带绝非穷乡僻壤,受沂水、汶 水的滋养,此地十分富足,且文化昌盛,名儒经师辈 出,它是黄老之学的发祥地和全国知名的易学中心, 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重镇。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至深, 形成了厚道直爽、重仁信义的民风。 中国有两个地方的人爱夸自己家乡好,一是山西 人,爱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再一个就是山东人, 爱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如果有人说山东不好,山 东人就会跟他急。齐鲁也出好汉,《水浒》一出,无 人争锋。 齐鲁不仅崇儒学,还兴兵家,姜太公、管仲、司 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著名兵家均出自这里。 宋代官修《武经七书》作为兵家的必读经典,其中《 六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等四部 最重要的兵书的作者都来自齐鲁地区。 诸葛亮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虽然早年事迹大都不 可考,但山东汉子身上共有的自然基因和齐鲁文化留 下的人文基因对他无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为他的成 才和性格形成都打下了基础。 据《吴书》记载,诸葛亮的祖籍本是同郡的诸县 ,即今山东省诸城市,后来迁移至阳都。秦末,葛婴 随陈胜吴广起义屡立战功,但是被陈胜听信谗言后杀 害,汉文帝时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就以诸 葛为姓,称诸葛氏。 但这只是阳都县诸葛姓氏起源的一种说法,除此 之外至少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们出于葛姓,在伯 夷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来居住在琅琊郡诸县的 葛氏一支迁往同郡的阳都县,因为阳都县已有葛姓, 为了区别就把后迁来的葛姓称为诸葛氏;二是说春秋 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的,总是被读为诸葛 ,以后干脆改称诸葛氏。 不管怎么说,阳都诸葛氏都是有来历的大姓,而 《三国志》里提到的诸葛丰,就是这个家族的骄傲之 一。 诸葛丰字少季,西汉初年人,以刚直著称于世, 在汉元帝时担任过司隶校尉,这个职位很显赫,相当 于清代的直隶总督。两汉时期历任司隶校尉中当数诸 葛丰名气最大,因为他执法公正,不畏权贵,深得百 姓尊重。所以,诸葛丰仅仅凭着担任过司隶校尉的资 历就在《汉书》里有了自己的传记。 曹操年轻的时候在洛阳、顿丘和济南等地当地方 官,他想有一番作为,也干了一些实事,某些方面就 是受诸葛丰的影响。曹操统一河北后邺县成为他的大 本营,曹操曾经为找不到合适的官员而苦恼,感叹道 :“到哪里能找到像诸葛丰这样的人才呢?” 虽然诸葛氏出于名门,但还算不上望族。汉末是 一个门阀渐起的时代,像汝南郡袁氏、颍川郡荀氏、 弘农郡杨氏、太原郡王氏那样威名显赫、几世几公的 巨族纷纷涌现,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左右时局,与他 们相比,诸葛氏家族要逊色多了。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