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导演求生术(迅速破除69种错觉做出正确决断)

新手导演求生术(迅速破除69种错觉做出正确决断)
作者: (英)达里尔·鲍勃·戈德堡|责编:王琪|译者:李伟峰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新手导演求生术(迅速破除69种错觉做出正确决断)
ISBN: 9787547055540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达里尔?鲍勃?戈德堡(Daryl Bob Goldberg),毕业于纽约大学蒂施艺术学院,制片人、导演。拥有丰富的影视行业从业经验,电影作品包括《为老婆找个男人》《亵渎神明》。《综艺》杂志称赞他的作品“令人捧腹、热情洋溢、难以预料”。他还拍摄过大量音乐短片、广告并屡次获奖。 译者简介 李伟峰,湖南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硕士。译有《经典电影理论导论》《进击的演员! :职业生涯完全指南》《认识戏剧:插图第11版》(合译)。

内容简介

错觉1 “ 我拍不了电影” ——为什么说你可以拍一部电影?(是的,你可以!) ◎错 觉 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你能否拍成一部电影,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去学,而并非你是否早已知道怎么去做。只要你有愿意去学的勇气,只要你有死磕到底的毅力,只要你非常非常想拍一部影片,那你就真的不用再犹犹豫豫、思前想后、裹足不前了——你可以的! 不相信我?没关系!通过这本书,你就会知道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电影人来说,哪些错觉陷阱妨碍了他实现梦想。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习如何去绕开这些陷阱。 ◎如何正确行动 通常人们认为自己不能拍电影的两大理由是:一、缺少人脉;二、缺少经验。 人脉和经验是很重要—不只在电影界,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然而,它们都不应该成为真正阻碍你拍电影的思想包袱。原因如下: 人 脉 确实,在好莱坞的电影大亨名单上,有很多人出自电影世家。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名单上那些之前与好莱坞毫无瓜葛的人更多。并没有一面牢不可破的墙能将你与电影业分隔开来。事实上,电影这门产业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它总在四处寻求下一个新的演员、新的编剧、新的导演、新款式的鞋子、新的车子、新的俱乐部,等等。如果你有天赋、有野心、能赚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你要做的只是尽快拿出自己的一件作品,从而确保他们有发现你的机会。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曾经是一名卡车司机;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曾经是一家音像店的职员;已故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也曾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他毅然走进了都柏林的剧院,谎称自己是一名百老汇的明星。事实上,这些大师在开始时也不认识什么要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绝对的野心、一点点运气以及骄人的天赋。他们没有把缺少人脉作为逃避的理由,你也不可以。 经 验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曾经说过:“是烂片给了我无限的自信。每当走进电影院,我经常会坐在那里想—是,该死的,我是不懂电影,但至少我可以拍出比这更好的东西。”伍迪·艾伦(Woody Allen)也曾经写道:“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经验不足阻挡不了我的热情。”事实上,每个人都得迈出第一步,即便这一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库布里克的建议非常简单:“也许听起来很好笑,但一个年轻电影人最应该做的就是拿起摄影机,拍一部片子,任何类型都可以。”詹姆斯·卡梅隆也说过类似的话:“拍点东西吧,不管它多小、多差,不管它是不是由你妹妹或哪个朋友领衔主演的。必要时用家用摄影机都可以,然后在导演那一栏写上你的名字—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了。”道理总是相似的:你要想成为一名导演,就得马上动手去导演一部片子;要想成为一名制片人,就得马上去尝试从事制片方面的工作。 事实上,新人还是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势的。当我第一次拍电影时,最终大约只筹到了25 万美元。如果换作现在的我,就这么点钱我根本就不敢开始。但我当时很天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害怕,所以我就勇往直前,结果竟然真的把电影拍完了。电影制作就是这样: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惧,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做成的。经验丰富的人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这些是你可以做到的,那些是你不可能做到的—你一概别信就是了。 只有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没经验才会真正成为一个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知道得多么少时,我们才能领悟到真正的智慧。”你现在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了,你已经主动地拿起了这本书,而且有了学习的意向。你已经迈出了电影制作旅程上的极大一步。继续往前走吧! ◎要 点 ·如果你足够想拍一部电影,你就能够拍成。 ·这个行业的很多成功之士在开始时也没有人脉资源。 ·没有经验也可以是一种优势。 ·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你就会去尝试,那你就有可能成功。 ·经验不是最关键的,但学习的意愿很关键。 错觉47 “ 我会从特写镜头开始拍” ——如何像一位专业人士一样组织你的镜头拍摄顺序? ◎错 觉 如果你要设计一栋高楼,你的第一步应该是画概略图,确保这座高楼的结构能与所在地块的布局相匹配。等完成这个粗略的草稿后,再继续往里规划,并逐步落实到那些越来越小的细节:大堂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子;每个房间的面积要多大;电源插座应该设置在哪里。你不太可能直接从插座开始,逐步往外扩展,然后一边规划一边祈祷,希望当你完成这一切后,整栋楼能够奇迹般地跟整个地块的布局完美契合。 电影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纠结那些小细节之前你应该首先搞定全局层面的东西,只有这样,当你完成拍摄工作后,你才会发现所有的镜头、桥段、细节都能恰如其分地组合到一起,并最终组成一部完美的电影。 ◎如何正确行动 专业的电影片场通常从景别最大的镜头——也称为“主镜头”(mastershot)——开始拍,然后再逐步深入,拍摄那些景别更小、距离更近的“多机位保全镜头”(coverage)。这种拍摄方式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惯例。这样做有如下几个理由: ·拍电影与设计高楼一样,在关注具体细节之前,首先要搞定整体布局。 ·打光最省时。而节省打光时间是剧组时间管理的一大部分。 ·救场。因为主镜头展示了整个场景的全貌,因此如果其他镜头不能用或者根本没拍,你仍然会有一个完整的全景镜头。正如剪辑师们常说的那样:“如果你对选用哪个镜头犹豫不决, 很简单, 把主镜头剪进去。” 如果拍摄工作是从景别最大的镜头开始的,那么你就可以先营造出这个场面的整体视觉风格,顺带着你就能大致明白那些更近一些的镜头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是,如果你从特写镜头开始,你就很难知道剩下的空间应该是何种视觉风格,而且很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你如何才能制定出一个最合理的镜头拍摄顺序?答案是:忘掉故事本身的时间顺序,让效率决定一切(与安排影片拍摄日程的方式很像)。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场景为例,以下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餐桌上对话的场景: 男孩:嗨! 女孩:嗨! 男孩:最近还好吗? 女孩:很好。 首先,你需要拍摄一组主镜头,这些镜头需要把整个故事场景以及场景中的所有角色(在这里就是“男孩”和“女孩”)都涵括在内。这能帮助你在进入细节前先建立起整体印象。 在拍完主镜头后,就可以开始拍摄更小景别的镜头。但在拍摄时,你应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来组织拍摄顺序。 假设早晨的光线更适合女孩这个角色,那么你就应该在拍男孩之前先把女孩全部拍完。虽然剧本上是男孩先讲的话(看,我们已经不按故事顺序走了),但因为女孩的灯光、发型、妆容和服装都已经安排妥当,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了,那就不如接着把她的全部戏份一起拍完。虽然这场戏是来回交叉进行的—男孩说一句,女孩说一句,男孩说一句,女孩说一句—但既然工作人员已经为女孩做了这么多准备,你就应该先将女孩的戏份一鼓作气全部搞定,而不是在两个角色之间来回拍摄。 也就是说,在转向之前,你应该将同一机位的镜头都拍完。“转向”是指改变摄影机的角度,去拍摄另一个你还没拍过的新方向。虽然摄影机仅仅是换了一个角度,但同样需要你重新进行美术设计、重新安排片场、重新布置灯光等。因此在转向之前,你应该充分利用已经布置好的片场,把同一方向的不同景别的镜头都一气呵成全部拍完,而不应该像那些电影新手一样,在转向之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重新布置片场,重新拍摄。这种做法,你可能很不适应,但只要你掌握了这些概念,而且已经制作好了详细的镜头规划,它就会变得非常自然,而且能使你的拍摄过程顺利很多。 让我们再回到上面那个简单的场景,想象一下下面的做法:你先花费40 分钟来完成男孩说“嗨!”的那个镜头,然后又花40 分钟来完成女孩说“嗨!”的那个镜头,然后又花40 分钟来重新布置片场,拍摄男孩说第二句台词“最近还好吗?”的镜头。应该不用我说你也会明白,如果你用这种方法来处理那些比对话场面更复杂、更烦琐的场景,那将会是一件多么艰难、可怕的事情。因此,按效率来将镜头重新分组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不太清楚如何给镜头分组才能更有效率,没关系。跟其他事情一样,你可以找更专业的人来协助你。而在这件事上,你首先应该找的就是电影的摄影指导和第一副导演。摄影指导肯定会非常乐意告诉你最有利于他拍摄的镜头顺序。但是要记住,虽然摄影指导主要负责一部电影的视觉设计、灯光和摄影机运动,但却有很多与此相关的事项不在他的专业领域之内,因此也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在绝大部分时间,按灯光需求来给镜头排序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也有例外。举个例子来说,摄影指导在安排镜头时,常常会忽略那些灯光以外的因素,比如给演员重新上妆,换服装、道具或发型的时间。如果在一个场景里有主角浑身是血的镜头,那么将所有没血的镜头和所有有血的镜头分开拍摄会比较简单。这就比不断地往演员身上泼血,然后洗掉,然后又把她放回血桶里更有效率。所以在确定镜头的拍摄顺序时,你既要跟摄影指导商量,还要跟第一副导演商量,然后记下某个场景的特殊要求,之后再咨询一下别的部门,等把这些做完之后,再最终确定用什么样的顺序来安排拍摄。 当然,和所有规则一样—规则总是可以被打破的。比如,在拍情感戏的时候,有些导演会坚持先拍特写镜头,之后再拍主镜头,为的是防止后面演员因为过于疲乏而表现不好。如果环境要求你必须忽视“按效率组织拍摄顺序”的规则,那你也只能这么做。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取决于你的电影—如何更有效率地把电影拍完当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电影拍好。 ◎要 点 ·从景别最大的主镜头开始,然后再拍景别更小的多机位保全镜头。 ·按效率重新组织镜头的拍摄顺序,而不是按照故事本身的时间顺序。 ·在转向之前,先把同一角度的所有镜头拍完,从而将转向的频率降到最低。 ·将包含共同元素的镜头一起拍完,避免出现重复化妆,重复更换服装、道具的情况。 ·咨询你的第一副导演和摄影指导应该如何最有效率地安排镜头拍摄顺序。 ·和任何规则都可以被打破一样,必要时你可以忽略那些更有效率的拍摄顺序。 拉来表弟做制片人,团队、场地迟迟到不了位? 刷爆信用卡也要拍电影,片子没拍成,债务一大堆? 看到器材就买买买,一不小心花光了预算? 图省钱不找场记,十个镜头八个穿帮? 只看画面不听声音,拍回一堆风声呼呼的废素材? 把问题都留到后期解决,剪辑大神也无力回天? 用了未授权音乐,投电影节没人敢要? …… 拍电影是一种昂贵的游戏,你的每一种错误,都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本书如一张探险地图,能够帮你避开拍摄过程中埋伏的错觉陷阱。拿起它,你就已经在电影制作之旅中迈出了一大步,勇敢向前吧! ◎69个易犯的新手错误,每一个都出自实践 作者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对于可能“搞砸”一部电影的各种错误做法深有体会。书中列出了69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新手错觉,问问那些拍过片的人,他们肯定掉进过这些陷阱! ◎注重可行性,拒绝空谈 关于拍什么:选择一部你能够顺利完成的影片 关于剧本:适应现实条件,不断做出改变 关于筹资:为投资人着想,一开始就考虑盈利的可能性 关于演员:试都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请不到汤姆?克鲁斯? 关于器材:电影产业是一个租赁产业 …… ◎涵盖全流程基本知识,不仅告诉你错误做法,还为你指明改进方向 前期筹备:剧本、筹资、选角、器材、勘景、日程、预算 拍摄阶段:演员、镜头、摄影、照明、美术、录音、场记 后期制作:剪辑、调色、声效、配乐、视效、投展、发行 ◎历数名导演早年拍片遭遇,突破固有认知 年轻的斯皮尔伯格如何运用有限条件在《大白鲨》里制造恐怖效果? 昆汀的长片处女作《落水狗》如何能找来明星参演? 什么?罗德里格斯的《杀手悲歌》音效制作比拍摄贵了好几倍? 凯文?史密斯刷信用卡来拍《疯狂店员》,你也可以这么做吗? ◎新手导演十大求生秘诀 1 任何借口都不应该阻止你拍电影。是的,你一定可以做到。 2 你的朋友想做你的制片人?想清楚,他未必是这份工作的合格人选。 3 仅仅拍一部电影是不够的:拍好这一部,用它开启你的职业生涯。 4 你的电影应该随着制作流程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做好计划,随机应变。 5 不要等你有了钱再拍电影——要学会使用别人的钱。 6 “看起来像”不应该成为你挑选演员的准则。 7 要成为好导演,不仅要有创意,还要有效率。 8 剪辑过程一定会让你心痛,但也会让你的电影变得更好。 9 了解每一位剧组成员的职能,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帮助你。 10 你可以把影片投给电影节,但不能空等:为了成功,你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编排科学,读起来毫无压力,适合随时翻阅 拍片途中,遇到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时,迅速查一下目录,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