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精)
作者简介
曹昇,新派历史小说名家,出版有《流血的仕途》《嗜血的皇冠》等历史畅销佳作。 《流血的仕途》于2007年7月首版推出仅四个月后,即达四十万册的惊人销量,被中国书业评选为“2007年人文社科类图书年度*欢迎历史小说”。 曹昇挟令人惊叹的写作才华,一反以往历史小说的平铺刻板,以诙趣的笔法还原历史,用鲜活的文字复原历史,将当时多变的历史格局与李斯运筹帷幄的政治智慧写得妙趣横生、自成一派,被读者誉为近年来“极具智慧的历史小说家”。
内容简介
**章 逐客令 1.依稀故人 且说李斯送别吕不韦,心情沉重地回府,迎头撞 见一人,视之,蒙骜之长孙蒙恬是也。蒙恬时年十八 ,任狱官,典文学。李斯主审嫪毐叛国案时,蒙恬曾 在李斯手下工作过,对李斯甚是敬仰。李斯也颇为喜 欢这个年轻人,对他不吝教诲。 李斯问蒙恬道:“何为而来?” 蒙恬道:“回先生,狱中有一新来囚犯,自称乃 先生故人,欲面见先生。” 李斯大为诧异。他实在想不起来身边有谁*近犯 事入狱了。李斯道:“可知那人姓名?” 蒙恬道:“那人姓郑名国。” 李斯大惊失色,疾声道:“郑国?” 镜头切至咸阳市郊的一所监狱,白天,内景。虽 然是白天,但由于监狱特有的阴暗,在实际拍摄的时 候,还是需要巧妙地辅以人工打光。但见李斯步履匆 匆,神情焦虑。蒙恬在后面几乎是小跑着,这才能勉 强跟上李斯的步伐。 在来监狱的路上,蒙恬已经将郑国的案情向李斯 大致叙述了一遍:十年前,水利工程师郑国带着他的 天才构想从韩国来到秦国。他向当时执政的吕不韦建 议修建一条水渠,凿泾水,傍北山,经过泾阳、三原 、高陵、临潼、富平、蒲城,东注洛水,总长三百余 里,用以灌溉农田,从而一举解决几百年来一直制约 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缺水问题。郑国提议的这项工程 ,比当年李冰的都江堰还大上数倍,难上数倍,不仅 耗资巨亿,须征用数十万民夫,而且工期长达十多年 ,建成之后的实际效果也有待进一步考证。郑国的提 案甫一公布,便在秦**部招致众多反对。吕不韦用 他的远见和魄力,顶住压力,批准了这项工程,并交 由郑国全权主持。而就在不久前,郑国的间谍身份曝 光。原来,修建水渠的计划整个是韩国的阴谋——韩 国饱*秦国的侵略之苦,于是派遣郑国入秦,希望通 过修建水渠疲惫秦国国力,使其暂时无力东伐韩国。 李斯面容严峻。一旦间谍的罪名成立,郑国必死 无疑。那时候不比**,郑国虽然是韩国的水工兼特 工,却并没有外交豁免权可以享用。 有狱卒阻拦李斯入内,蒙恬斥道:“无状!不见 是客卿大人?”狱卒自然也识得李斯,但无奈郑国是 特殊囚犯,非得廷尉之命,不许探监。李斯拍拍狱卒 的肩膀,道:“廷尉追究下来,自有我李斯替你担着 。”狱卒这才放行。 郑国正在牢房里向隅而睡,李斯差点认不出来。 只见郑国衰老了许多,脸庞黝黑泛紫,皮肤粗糙开裂 ,皱纹密布,而且衣服残破,浑身是伤,显然在狱中 *过无数苦刑。郑国睡得不沉,听到脚步声便醒了过 来,见来的是李斯,便欲挣扎着起身。李斯摆摆手, 示意他先别动,又命令狱卒为郑国解开枷锁。狱卒面 有难色,蒙恬低声喝道:“还不快去!”别看蒙恬任 狱官不久,资历尚浅,但狱卒知道他是前任将*蒙骜 的孙儿,这小哥甚至比李斯*得罪不起。狱卒不敢违 抗,前去为郑国解开枷锁,李斯再命狱卒取些酒来。 狱卒取来酒,李斯令其回避。蒙恬也识趣告退。 李斯为郑国斟酒,道:“李斯来迟,累郑兄*苦 。郑兄还请宽心,万事有我。” 郑国颤抖地举杯,将酒一饮而尽,面色稍微红润 了些。李斯又道:“十年不见,郑兄苍老了许多。开 渠之事,想必辛苦得很。” 郑国解嘲地一笑:干我们这行的,成天在外面风 吹*晒,也只好对不起咱这张脸了。 李斯再请酒。郑国道:“先生果非池中之物,区 区数载,便已贵为秦国客卿。不意先生还记得郑某, 枉驾来访,令郑某感激涕零。郑某身犯死罪,**得 见先生,于愿已足。先生还请早回,以免牵连,反误 了先生前程。” 李斯道:“郑兄视李斯为何人欤?昔*倘无郑兄 引荐,又蒙厚赠金钱,李斯恐怕早已饿死咸阳,焉能 至**!如今郑兄有难,李斯岂能袖手不顾?李斯纵 舍弃客卿不做,抛却性命不要,只要能救郑兄脱难, 也在所心甘。” 郑国长叹道:“先生高义。韩非公子果然没有看 错先生。” 李斯血压急剧升高,道:“韩非?郑兄认识韩非 ?”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