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大变革
作者简介
[美]卡蒂·索米宁(Kati Suominen) 沃顿商学院MBA,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经济与国际事务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安德森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她长期从事国际贸易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是数据分析公司Nextrade Group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洛杉矶,旨在帮助政府、多边开发银行和《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贸易中创造新价值,她也是ETrade Development的创始人,这是一家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和物流公司。 她还是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终身成员,美洲开发银行国际贸易经济学家,亚太经合组织顾问。
内容简介
时代不同了 在你读这句话的一分钟里,17200个包裹正在欧洲最大的市场上被订购和投递,476个新网民开始上网冲浪,380个人通过智能手机登录全球性的网上商城,162个在阿里巴巴上注册的新用户开始浏览和购买商品,易贝和亚马逊卖家的总收入达到228064美元,全球上传到互联网的视频需要花23年时间才能看完。 这是21世纪的全球化,是颠覆性技术——3D打印、电子商务、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正在彻底改变全球生产和贸易的世界。它们正在降低不同规模企业的成本,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制造、运输、销售产品和服务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轻松;它们正在激励数百万个个体企业家成长为跨国卖家;它们正在使消费者和公司能从全球获得和选择产品和服务;它们正在通过将商品流通、付款流程自动化和加速,将每年伴随着全球数十亿次贸易往来产生的文件、数据和信息数字化,削减企业必须付给银行、货运代理、报关行、贸易律师和航运公司等中间商的成本。它们正在帮助我们实现世界贸易的终极理想:支撑贸易往来的三条供应链——信息、金融、实体——实现一体化和自动化。 还有一个最好的消息:新技术改变了贸易的可能性——重新刺激经济体的生产力增长,增加收入,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充分实现他们的经济潜力。 本书探讨的技术正在消除阻碍世界贸易的每一项主要成本。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在降低搜索和交易成本。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成本使相隔千里的买家和卖家之间很难发生交易。3D打印、机器人、区块链和新的配送模式在降低交通和供应链管理成本。海量数据和计算效率在增强企业预测消费、市场和价格趋势的能力,也在降低导致企业跋涉于全球市场的迷雾中甚至犹豫要不要上路的信息成本。 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正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本书讲述了这件事的发生过程和意义所在,揭示了正在进行的、由技术驱动的变革并不是小打小闹、各自为战。它们在改变全球化的整个范式,在改变存在已久的“事实”或者整整一代人对全球化及其影响所抱有的传统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庞大的全球供应链孕育出“世界制造”的产品;小企业出口难是因为固定成本高;边境贸易便利化是促进贸易量增加的关键;等等。过去30年,诸如此类的观点——所有这些当然是正确的,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影响了数以百计的重大贸易政策决定、数以千计的学术和政策论文、数不胜数的政策制定者和数千亿美元的发展援助。但我认为,在接下来的5~10年里,这些“事实”将不复存在——一种崭新的全球化范式正在形成。在此范式下,新技术正在改变贸易的模式、参与者、可能性,甚至政治。 我们可以将这波已经开始涌现的新全球化浪潮称作“全球化4.0”。但和你祖父甚至你父亲那个时代的全球化相比,新全球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驱动方式由全球企业供应链变为在线平台,如连接亿万个人买家和卖家的阿里巴巴、亚马逊、美多客(MercadoLibre,拉丁美洲地区的知名电商平台)、吉米亚(Jumia,非洲地区的知名电商平台)和易贝;主导方式由大型连锁零售店变为亿万消费者,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订购送货上门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全球化的衡量方式不是实物产品贸易,而是比特和字节的跨境流动,也就是数字设计、数字服务和数据的买卖;生产方式由在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制造大量标准化产品变为在小型生产单位用接近终端消费者的3D打印和机器人技术按需设计和制造个性化产品;面临的阻碍由国与国之间的文书工作、官僚作风变为“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安全挑战,以及会给企业进出口贸易增加成本的数字监管。 当然,我们这个时代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这么多年来,新的全球化超级周期无不是由技术和贸易共同创造的。科技进步改变了企业生产、运输、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和场所,引领了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的每一个全球化周期。和以前的周期类似,刚刚开始的“全球化4.0”从根本上说同样源自科技进步,它就是常被称作“工业4.0”的新工业革命。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革命性和最令人兴奋的全球化浪潮。它为全世界的生产者、在线卖家、出口商、进口商和微型跨国企业打开了机遇之门。 传统的全球化观点仍然有用且重要。它帮助政府进行海关现代化改革;支持开放的贸易政策和对外国投资者的有力保护,让全球企业供应链的运转更加便利;促使政府为小企业提供促进出口的措施和流动资金。然而,我们必须为新全球化时代做好准备,并帮助它成为现实。虽然这个时代可以改善很多人的生活,但它不会自动出现,仍面临着很多“拦路虎”。首先,那些能改变贸易机会的技术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次,无论是陈旧、烦琐的清关程序,还是新兴、严格的数据传输规定,都在阻碍企业将技术转化为贸易机会。最后,低效率也在困扰着贸易往来:贸易双方无法很好地进行互操作;企业出货量能见度偏低;突如其来的关税和贸易壁垒扰乱了企业规划;国与国之间货物运输所涉及的监管文书不计其数。在这个货物和服务被买卖、运输、安检并越来越多地被退回的庞大系统里,整体在许多方面仍落后于各部分的总和。 想象一下,假使我们走得更远:小企业在几分钟内就能获得所需的流动资金,雇用新员工去交付出口货物。大公司不必在跨市场销售和运营过程中费力应付烦琐复杂的各国规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拥有5G网络,人人懂得运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技术更有成效地做生意。大额跨境支付在数秒钟内就能完成。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产品从A市场到B市场的流通完全数字化和自动化,如买卖双方跨境支付和向各国边境机构提交监管文件。想象一下,假使世界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好比中世纪的城市广场。在那里,无论买卖双方身处何地、来自哪个国家、使用何种货币或语言,都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交易任何东西。在这样的世界里,大家可以充分地实现经济潜能、建立商业王国,并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这个世界第一次触手可及,但我们需要努力才能实现。 随着世界贸易模式和参与者的改变,贸易的掣肘因素也在改变。因此,全球贸易与发展议程必须在很多政策行动领域进行调整。本书同样涉及需要做什么的问题。政府需要调整贸易、教育和经济政策,重估贸易执法、贸易便利化、贸易金融、贸易调整和出口鼓励,开启下一个全球化时代。贸易政策不应该像几十年前一样强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而应该聚焦于数字监管政策,比如,数据的跨境自由流动、电子产品免税进入各国市场以及新市场中顾客对电子商务和支付平台的流动性访问。国际贸易发展不再是建更宽的路、更好的工厂或更多产的稻田,而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公民和政府传播和使用前沿技术。美国贸易政治不应再专注于从中国夺回工厂就业机会——未来的生产不是由美国或中国的劳动力完成的,而是由少量人力操控的3D打印机和机器人来完成的。 最好的美国贸易政策里根本没有“贸易”这个词。它应该给工人和下一代以指导和武装,让他们作为企业家、商业领袖、雇员和自由职业者在全球数字经济中茁壮成长;它应该使各行各业的美国人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并应用技术去解决重大的商业和经济问题。谁懂得运用技术,谁就能提升能力、增加收入。 为未来做好准备 决策者和分析家对本书可能有三个反对意见。一是“事情还需要很长时间”——书里提到的技术要想成熟并真正改变工业和贸易模式尚需时日。二是技术不是“万能药”——每项技术都有自身的问题,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假消息、网络安全威胁和隐私担忧。三是技术虽然存在,但被应用到跨境经济交易领域仍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管理层的惰性以及由上一代人构建的过时政策和体系。 我不接受第一个反对意见——我认为改变要比我们设想的快得多。只要回顾一下上一个10年,你就会发现,技术改变贸易的方式好比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一书中迈克的破产过程:“开始不知不觉,然后突然崩溃了。”如今,从个人品牌到政治话语,全球性平台塑造了一切。在2008年,推特诞生不到两年,用户为600万;脸书用户只有1亿;新兴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用户为400万;改变了产品、服务和信息订购方式的苹果手机刚刚面市10个月,售出700万台。但到了2018年,推特的用户为3.35亿,脸书的用户为23亿,8阿里巴巴的用户为5亿;9苹果手机在全球销售了2.18亿台。10 我们很容易忘记全球数字经济在2008年才刚刚萌芽。10年后的2028年,我们会意识到今天的全球数字经济是多么弱小!本书与未来10年有关——新兴技术如何重塑全球化,商业和政策领袖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包容性和经济增长。 至于第二个反对意见,所谓“新技术带来新问题”,我表示有条件地接受。问题肯定有,新问题也会出现——脸书和俄罗斯巨头之间的冲突只是众多巨大挑战之一。研究量子计算的读者清楚技术会给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令人揪心的风险,但同时也极可能治愈疾病,揭开包括经济增长之谜在内的宇宙奥秘。此外,我们还有一系列技术和政策方面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风险——考虑到下文提到的后果,这是当务之急。 我接受第三个反对意见。新技术的采用不平衡且缓慢,阻碍它们的政策也有问题,所以我才写了这本书。技术变革正在发生,而过时的政策、严格的规定、遗留的制度和数字鸿沟限制了它们促进贸易增长和提高生产率的能力,这使得数亿人可能错失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充分实现自我潜力的机遇。本书着重剖析了这些挑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敦促政策和商业领袖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新问题好多”和“现在这么说为时过早”创造不出好的未来。我们唯有正视眼前的机会,倾尽所有,再接再厉,才能创造出一个全球化新时代。 专家们可能会反对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和证据能表明技术的影响,或证明相关因果模式的真实性。但本书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作品,通过分析几十年的数据和引用数百篇论文来解释并重现某一现象。我探讨的是新技术,它们的影响刚刚开始显现,数据自然不足。而有关因果关系的研究也处于初始阶段,将会在未来几年里接受考验——就数字化对贸易的推动和影响而言,一个完整的领域正在形成。打个比方,如果这是一本论述外包和离岸外包的书,那么它一定写于外包和离岸外包趋势刚出现的1990年,而不是弗里德曼的著作成书的2006年,或大量相关数据和实证研究涌现的2018年。我结合现有的数据、研究和过去200年里的全球化趋势,试图说明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影响,并在我们正确行事的前提下描绘出一个可能的未来。 那为何又是现在呢?为何不谨慎行事,等到我们有更多的数据、论文、证据的时候,等到新全球化被广泛接受的时候再写?时间不等人——我们正站在促进贸易、包容性和经济增长的历史机遇的风口浪尖,必须有人站出来说话。我为推动各个政策领域的调整以抓住新机遇而写;我为激励年轻高管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中看见企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所面临的机遇而写;我为塑造一个正在迅速扩大的领域的研究议程而写——我相信它将成为未来10年贸易经济学家与贸易和发展政策机构关注的前沿和中心;我还为填补政策辩论中仍然经常缺失的东西而写——宏观的思想、大胆的想法。 在接下来的6章里,我将详细介绍技术如何改变贸易和改善经济前景。我艰难地选择了一些我个人认为能在重塑世界贸易诸多重要事实方面发挥特别作用的技术:增材制造与3D打印在瓦解供应链;电子商务在为世界贸易带来新“玩家”;智能手机革命在促成全球化;区块链在加快全球物流和企业获得贸易融资的速度;云计算在为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全新的分析、预测和精度可能。我还展示了由新兴技术驱动、辅以良好政策的世界贸易是如何复兴全球经济的——开创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机会让企业发展、消费者受益、国家繁荣的时代。 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挑战。虽然21世纪的技术与贸易可以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也潜伏着危机。要想让技术驱动的贸易自由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清除税收、关税、文书、监管等一系列障碍。第8章至第12章详细介绍了各种挑战,例如,国内和国际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经常使贸易停摆的复杂清关程序和拥挤的城市交通,正在蔓延的、阻碍企业扩张的数字保护主义,阻碍小公司发展全球业务的融资渠道限制,以及围绕贸易、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政治激辩。 第13章的末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政策议程,以促使一个空前繁荣、创新的时代到来,为全人类实现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全部潜力提供机遇。 全球化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变革,此次变革正在重塑世界贸易的模式、参与者和可能性,使其呈现出空前的活力、繁荣和包容性。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化即将终结,以科技为主导的全球化4.0时代正在形成,全世界的制造商和消费者、卖方和买方都能从中受益。但下一波全球化浪潮也充满了挑战,比如阻碍我们向新贸易方式转变的政策壁垒和遗留机构等。 在国际贸易争端频发的当下,作者基于大量行业数据和案例,探讨了一些世界知名企业采用3D打印、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后对世界贸易带来的影响。这些前沿科技不仅为贸易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企业在国际上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了全新的市场。比如电子商务也许就是贸易和发展机构一直在寻找的,能够让小企业发展成出口商,并成为 “微型跨国公司”的撒手锏。 索米宁既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专家,也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实践,她基于在贸易领域的丰富经验,清晰地阐述了一个新的全球贸易生态系统的各种变量,以及全球化浪潮之下贸易政策和监管框架对全球贸易生态系统革新的限制与束缚,为试图涉足前沿技术的商品生产商、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等提供了建议。 本书是针对新技术如何推动贸易发展以及何种政策组合能扩大其效用的实证研究,书中构想和建立了新的全球倡议和公私合作关系,以加速技术采用,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帮助领先的科技公司将技术提供给全球贸易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环节,同时运用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提高未来贸易集团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业务能力。未来十年,新技术将如何重塑全球化,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做些什么来促进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我们如何利用这一机会创造全球化的新时代?本书也逐一解答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