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本

论语读本
作者: 著 者:宇野哲人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论语读本
ISBN: 978755963881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宇野哲人 1875年生于熊本县,日本中国哲学史研究者,文学博士,注重吸取西方哲学方法对汉学进行重构。青年时期曾先后赴中国与德国留学。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实践女子大学名誉校长。主要著作有《二程之哲学》《孔子教》《儒学史(上)》《中国哲学史——近世儒学》《中国文明记》等。卒于1974年。 【译者简介】 刘栋 江苏省南京人,现旅居苏州。学习领域为经学、中国古代文学、日本汉文学等。

内容简介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解】   跟随先觉者学习圣贤之道,通过不断地复习以期娴熟通达。那样的话,自然会心智开通、明白道理,这就好比是一直以来连在水中漂浮都不会的人,有**突然学会了游泳,这难道不正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一旦自己学有所成,那么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不管是近在身边的,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都会前来拜访你,把你尊为他们的老师,向你请教问题。如此一来,就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可以与大家一同臻于至善,这难道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   学问*终的目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所以即使旁人不知道我在学问上已经有所成就,我却泰然处之,不去计较,不发牢骚。像这样一心乐道,无论境遇如何,都平心静气地对待,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型的人格吗?   【注释】   ◎子:男子的通称,此处是孔子的门人对孔子的专用尊称。其他人,例如有子、曾子等,“子”字之前都冠以姓氏,而只有孔子在私下的场合被称呼时,在“子”之前不用加上姓氏。所谓“子曰”意思就是“老师所说的”。 ◎学:本意是掌握尚不知晓的东西。 ◎时:时时刻刻,没有片刻的间断。 ◎说:同“悦”。内心感觉喜悦。 ◎之:代指学习。 ◎习:由“羽”和“白”组成的汉字[按,“习”的繁体字为“習”,是由“羽”和“白”组成的上下结构的汉字。],意思是“鸟数飞也”[参见《论语集注》卷一:“习,鸟数飞也。”]。雏鹰羽翼渐丰之后,为了能展翅高飞,每天要不停地反复练习飞行。 ◎不亦……乎:意思是“岂不是……吗”。“乎”是表示感叹的词。 ◎朋: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乐:与“悦”字相对,此处是指喜悦充盈于内而后发之于外。 ◎愠:心怀愤怒。   【解说】   本章阐述了做学问的门道。古代的学问是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兼有知和行两方面的内涵。本章由三节构成,**节讲的是学问必须靠自己领悟,第二节讲的是学问应当由自己推广到他人,第三节讲的是学问是用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的。   本章被认为是孔子对自身的描述,也被称为是一部“小《论语》”,《论语》的编纂者将此章置于《论语》全书的开篇应该说用意是颇深的。   本章以“学”贯穿全章。**节是领悟“学”,第二节是推广“学”,第三节是完成“学”。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解】   作为晚辈、下级,如果与生俱来的品性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但是在对待自己的长辈、上级时却喜欢违背情理做事,这样的情况大概是不存在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与长辈、上级悖逆争斗,这样的人也是**不会有的。立志于学业的人,无论遇上什么事,都只会把精力用在根本上。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产生了。上述“孝”“弟”两种品德乃是“行仁”的基础吧!   【注释】   ◎其:指作为子弟者。 ◎为人:意为做人的品质。 ◎也:同“者”字之意,用法相似。 ◎孝:善事父母。 ◎弟:善事兄长。 ◎犯上:指在长者跟前快速跑过之类背理的小错。 ◎鲜:少。 ◎矣:加在一段话结尾,语气助词。 ◎作乱:悖逆争斗之类背理的大错。 ◎君子:指有志于学的人。 ◎与:疑问词。不愿肯确而言的谦词。   【解说】   本章谈到在修行孔子理想化的德 —“仁”的问题上,像孝、悌这些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无论谁都能够做到的事就是修行仁德的根本了,人们应该尽心用力于此。本章分为两节,上节讲的是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不会有不仁之举;下节极言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重要性。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名若。据说他博学强识,雅好古道。有子能说出上面这番话,体现的也就是所谓的“下学而上达”了。 ◎ 畅销日本社会近百年的国民级读物,跟着天皇的老师学《论语》! 本书作者宇野哲人是日本汉学研究大家,曾为德仁天皇进讲《论语》近六年。由他撰写的本书自1929年**出版后,广受日本读者欢迎,1980年由讲谈社重新出版,至今重印60余次,成为日本社会的国民级读物。 ◎ 汉学大家细致解读,重构《论语》话语场景,阐释先哲微言大义,国人修身入门** 本书中宇野哲人凭借对儒学的精深钻研,以文雅通俗的语言从译解、注释、解说三个方面对经文作出全面解读,拆解人物行为与心理,重构话语背景,再现其前因、后果,圣贤说话不再是“没头没尾”。 ◎ 以程朱理学之说为本,读懂《论语》之外,*让你了解儒学发展之**学说的真谛 长久以来,国人提起程朱理学仍只是一句“存天理,灭人欲”,未能深入理解这一学说的内涵。本书中宇野哲人对经文的阐释多以程朱理学之说为是,让你亲聆理学之义,破除长久以来笼罩在程朱理学上的误读与偏见。 ◎便携小开本,易读小章节,可随时打开阅读,让灵魂和身体一起在路上 130mm*185mm便携本,携带方便;易读小章节体例,可随时停下或继续阅读,碎片时间也能提升自我,地铁通勤、聚餐等人、深夜失眠……除了手机,你还可以有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