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精)

从优秀到卓越(精)
作者: [美]吉姆·柯林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从优秀到卓越(精)
ISBN: 9787508685373

作者简介

吉姆?柯林斯,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实验室,与各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一起开展对商业生活的研究。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这就是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 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 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有人能过上美满的生 活,基本是因为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 的公司,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公司,而这正是它们的主要 问题。 1996 年,这一想法在我头脑中已经变得相当清晰明确了。当时, 我正与思想界的一群精英一道进餐,讨论组织业绩问题。麦肯锡公司旧 金山办事处的总经理比尔?米汉探过身来,漫不经心地向我吐露:“喂, 吉姆,我们都很喜欢《基业长青》那本书。你和另一位作者在调研和著 书方面都干得非常出色。但遗憾的是,那本书毫无用处。” 我很好奇,请他解释一下。 “你所写的大部分公司自始至终都非常卓越,”他说,“它们不必 将自己从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这些公司有像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惠普公司创始人)和乔治?默克(George W. Merck,默克制 药公司创始人)那样的创始人,他们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 质。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中途觉醒,发现自己只是优秀公司而非卓越公 司。它们该怎么办?” 回想当时的情景,我感到米汉做出“毫无用处”的评价虽然有些夸 张,但是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大部分真正卓越的公司自始至终都是卓越的,而大多数公司却一如既往地未能成为卓越公司。米汉的评价的确 是千金难买。他的那个问题犹如播下的一粒种子逐渐成长为本书的根 基,那就是优秀公司能否转变为卓越公司。如果可以,我们怎样才能做 到?换句话说,“安于现状”的顽疾是否真的无药可治? 5 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的案 例确实存在,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促成这种转变的潜在因素。受到米汉 的启发,我和我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一项历时 5 年的研究工作,试图探索 从优秀公司成长为卓越公司的内在机制。 图 1–1 能使你很快领会这一项目的思路。实际上,我们找出了一些 公司,它们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并至少将这一业绩保持了 15 年之久。另外,我们还精选出一批未能实现这一跨越或实现了跨越但不 能持之以恒的公司作为参照。我们将这些公司进行对比,挖掘出其中最 根本、最显著的决定性因素。 所有最终入选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都拥有非同寻常的骄 人业绩。在它们实现跨越的 15 年里,公司股票的平均累计收益率是大 盘股票平均累计收益率的 6.9 倍。举个例子,通用电气(20 世纪末公认 的拥有最杰出领导者的美国公司)在 1985 年至 2000 年的这 15 年间, 其股票累计收益率是市场一般股票的 2.8 倍。再比如,如果你在 1965 年向这些实现跨越的公司中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资 1 美元,并以市场平均 价格持股一直到跨越点,同时向市场上一般的股票基金投资 1 美元,那 么到 2000 年 1 月 1 日,前者将增长 471 倍,与之相比,后者只增长 56 倍(见图 1–2)。 这些都是令人注目的数字,要知道这些收益都是由曾经默默无闻 的公司创造出来的。沃尔格林公司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40 多年来, 沃尔格林一直是一个业绩平平的普通公司,其业绩接近大盘指数基金。 然而在 1975 年,沃尔格林的股票突然开始一路攀升,并一直保持强劲 增长的势头。1975 年 12 月 31 日—2000 年 1 月 1 日,向沃尔格林投资 1 美元的收益几乎是投资科技巨星英特尔公司所获收益的 2 倍,通用电 气的 5 倍,可口可乐的 8 倍,大盘指数基金的 15 倍(包括在 1999 年年 底猛增的纳斯达克股票)。 长期以来,沃尔格林一直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公司,而现在它的业绩 却超过了部分世界一流的公司。它是怎样完成这一转变的?在资源配置 相似、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为什么沃尔格林公司能获得跨越式发展,而 其同行,如埃克德公司,却无法实现这一跨越?这个案例集中体现了我 们探索的本质。 本书要探讨的不是沃尔格林公司本身,也不是我们研究过的某公 司,而是要找出一个问题的答案:一家优秀的公司能否转变为卓越公 司?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怎样转变?我们寻找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 限制,而且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 这次历时 5 年的不懈探索卓有成效。其中有些结果令人惊奇,它们 与传统的看法截然相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相信,只要采 纳我们得出的一整套观点并认真贯彻执行,绝大多数公司都能极大 地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甚至可能成为卓越公司。 本书致力于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大家。开篇第一章的剩余部分 主要介绍了此项探索的过程,勾勒出我们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我们的研 究成果要点。在第二章里,我们将从最有启发意义的一点—第 5 级经 理人开始,深入探讨我们的研究成果。 整体来说,实现跨越的公司从事的并非景气行业,有些甚至是处境艰难的行业。在这些卓越的公司中,我们还没遇到一个公司是因为“碰巧在火箭发射时坐在火箭头上”而取得成功的。卓越并非环境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慎重决策的结果。 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想象为积蓄力量,接着实现跨越,然后进入三个更开阔的阶段: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包含了两个关键的理念。环绕在整个框架周围的是被称作“飞轮”的理念,它囊括了从优秀到卓越全过程的整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