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儿女

运河儿女
作者: 晏宝银|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93.00
折扣价: 65.10
折扣购买: 运河儿女
ISBN: 9787520547925

作者简介

晏宝银,笔名皇甫东石。山东枣庄台儿庄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枣庄市公安局科员、市劳教所管理教育科科长兼团总支书记、劳教所副所长、劳教所副政委、山东龙头律师事务所书记、市企业改制工作组组长、市“严打办”成员,荣立个人二等功;枣庄监狱副监狱长、正县级管教员、三级警监。现任枣庄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枣庄鲁南廉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有长篇小说《剑胆莲心》等多部作品。

内容简介

在奇雄险峻的抱犊崮下 ,在蜿蜒流长的大运河畔, 有一座因抗战而闻名的“中 国红色经典城市”,她的名 字叫峄州;有一支“敢在鬼 子头上跳舞”的抗日武装, 她的名字叫运河支队。优秀 的运河儿女在抗日战争中舍 生忘死、英勇杀敌,留下许 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峄州,“因峄山而得名” 。“峄山之阳多梧桐,引得 百鸟来朝凤。众山环抱绕天 柱,四周峭绝卓群峰。”这 是块神奇的土地,历史非常 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 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新石 器时期,先民在这里创造了 “北辛文化”,是迄今为止黄 淮地区发现最古老的文化, 是东夷文化的滥觞。其地北 依抱犊崮,南至黄邱山套, 东临沂州府,西濒微山湖, 纵横三百里,崮峰耸峙、丘 陵绵绵;水网交织、河湖连 连。在这众多河道中,流域 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 就有12条之多,如洳运河、 承水河、伊家河、薛河、郭 河等。“水行乘舟始自远古 ,补天然运道之不足,则有 运渠(河)之开。”这里自 古就与运河紧密相连,水运 文化大量遗存。据考古发现 ,境内有我国北方开掘最早 的运河——倡阳运河,又叫 龙河,且运河与城内水系连 通,渠网交织,宽15~20 米,水从西“安澜”闸口人、 穿城而从东“乐康”闸口出, 可驾舟游弋于宫城内外,十 分罕见。《水经注》云: “ 倡阳运河上联祖水,下接彭 河。”“乱于沂而注于沭”, 共一百六十里。祖水发源于 圣土山清凉泉、凤凰山玉华 泉……”众泉汇聚合流南绕 建陵,集桓漕河一路向东南 ,与倡阳运河衔接,然后再 向东经彭河而人沭水。它肇 始于黄帝、兴盛于夏商、衰 落于战国,想当年也曾桅樯 林立、舟舸争流。 倡阳,福旺阳都,背靠 黄邱山套,龙河环城转而东 流。据相关史料所载,这里 是黄帝的诞生地和初都城。 其境内有黄邱,乃黄帝之陵 墓也。黄邱四围分为“东山 九岭”“西山九峻”“南山十户 ”“北山八绝”,大小山共有 三十六座,主峰黄龙峰高约 五百米,为黄帝当年采矿冶 炼处,因此又叫黄炉峰,峰 下有一土丘,其名寿丘,直 径千米,周长数里,封土之 上草木茂盛。北宋时期被政 府认定为黄帝陵(黄邱), 南宋罗泌撰《路史》载:“ 黄帝都彭城,寿丘在山北。 ”宋、元时皆立有碑。《峄 州志·山川志》云: “城南 六十三里日黄邱山,相传为 黄帝陵。”宋朝官府下令“禁 樵采,置守陵户”。倡阳城 南有铸钱山,即为国家铸币 之地。黄邱至铜山一线盛产 铜铁,倡阳运河后来又发挥 运输铜铁矿石的功能,至此 被俗称为“铁运河”,把从峄 阳、铜山、利国等地开采的 矿石源源不断地运往黄炉峰 冶炼铸币。《峄州志》载: “故濒河黄炉、铸钱诸山, 坑堑犹存,皆昔开采遗迹。 ”又“峄南迤西六十五里日铸 钱山,上有二坑深数丈,为 铸钱坑也”。明朝嘉靖之后 渐毁。自黄帝在此置初都, 至夏、商中期,国都全在倡 阳区域,后移于薛。晚期从 薛(奄)迁至河南安阳。倡 阳是目前我国唯一整体存在 的古运河之都。倡阳运河成 就了它的繁荣,延续至数千 年。 峄州大地物华天宝、人 杰地灵,人文始祖伏羲、女 娲、轩辕(黄帝)等,八千 年前就在这里开创了东夷文 化,在亚洲文化发源与交流 中都处于重要地位。历经北 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 文化、建新文化、岳石文化 ,都是东夷文化之后的不同 阶段和渐进衍化过程。黄帝 初都为峄阳之南倡阳城,后 世子孙求言继之。《世本》 云:“倡阳,坛姓,祝融之 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也 。”《国语》记:陆终第三 子封于大彭、都彭城;第四 子封于倡阳,为姬姓之都。 《春秋》载:鲁襄公十年( 公元前563年)四月,晋悼 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鲁、宋 、卫、曹、薛、杞、邾、滕 等十三国,会盟于祖水之邑 建陵,借口儡阳国君坛豹与 楚交好,以打通进攻楚国道 路为名,水旱两路讨伐儡阳 。坛豹率城民顽强抵抗,历 经月余城破。国灭先归于宋 ,后属于楚,改儡阳为傅阳 。秦代设傅阳郡。汉置承县 ,隋、唐继之;金、元置峄 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 降州为县,清朝延之。新中 国设峄州市,辖峄、滕、麓 (水)、白(彦)诸县。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