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文史
原售价: 7.90
折扣价: 5.85
折扣购买: 论语/国文珍品文库
ISBN: 7806263926
《为政》篇计24章,主要在于阐释治国御民的政治准则和施政方针。同 时还涉及到人生修养、治学方法及有关文化现象。 在治国御民方面,孔子着重强调应该以德为本,以礼为法,重在人格教 育和思想感化,相反,对当时法家的重刑依法治理国家的主张评价较低。在 他看来,靠法度酷刑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过于表面化,人们只是畏于此而 暂时服从,而并未从心底里顺服。而只有从德行上教育人,从礼义上来规范 人,才能使民众从心底归顺,从根本上安邦治国。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都是这个 意思。 那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要有哪些内容呢?孔子在该篇中讲到 了一些。比如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等。孔子把 这些问题都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 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由此可见,孔子把做人的这些关键看成 国家或治或乱的内在基因,决不可小看。 除了上面提出的这些做人的重要道德规范外,孔子还对许多日常言行举 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表明了 孔子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又比如“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表现出孔子重视 实际的务实精神。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则表 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这些都展示了孔子在一般道德伦理问题上的人生 价值取向。 另外,本篇的11和15两章是孔子在学习问题上极有见解的著名观点:一 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孔子提出了一条为师的标准,即不光 要有知识,还要有创新。不仅能学习前人,还要能超越前人。这无疑是很正 确的。二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很精辟地阐明学与思之 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把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少受蒙蔽,免除迷 惑。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