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地理人子须知(上)/传统数术名家精粹

图注地理人子须知(上)/传统数术名家精粹
作者: 主编:刘保同|校注:杨金国|口述:(明)徐善继
出版社: 内蒙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37
折扣购买: 图注地理人子须知(上)/传统数术名家精粹
ISBN: 978720410507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地理人子须知卷一 此一册专论天下大干龙。龙居地理四科之首,堪 舆家最重要是论龙。论龙而不知天下的大干龙,则所 见者近而不远,所究者浅而不深,所窥者狭而不广, 乌乎可哉?故首论天下大干龙.庶几识其大者。 论昆仑为诸山之祖 《地理大全》临川吴氏曰:“天下之山脉起于昆仑。”蔡牧堂《发 微论》曰:“凡山皆祖昆仑。”陶公《捉脉赋》云:“大智察脉,起 自昆仑。”《明山宝鉴》云:“山脉之起,本于昆仑。”郭璞《锦囊 经》云:“葬者原其始,乘其止。”诚以地理之法,龙则原其始,穴 则乘其止,故不可不审山之起祖处也。然观山之所始,必究其水之所 起;观龙之所终,必察其水之所界。今以舆图考之,天下之水皆原于 西北。是可见山起于西北矣。蔡文正公曰:“山水皆原于西北.故禹 叙山叙水,皆自西北而东南”是也。或云昆仑在西海戌地,北海亥 地,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太活之井,西南至城南 之谷,亦荒远莫稽。而杨筠松又云须弥山生四龙,昆仑山特其南肢。 葛溪氏述其说曰:“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心为巨物。四肢分作四 世界,惟有南龙人中国。南龙人自昆仑山,龙子龙孙皆可别。”虽据 佛经,人所罕见,阙之可也。今但以中国山川之可考者论之,则昆仑 诚诸山之祖,在中国之西北。九峰蔡氏云:“中国山势冈脊,大抵皆 自西北而来。”盖可见矣。 论中国之山 朱子曰:“河图言昆仑为地之中,中国至于阗(音田)二万 里。于阗贡使自言西去四千三百余里即昆仑。今中国在昆仑东南, 而天下之山祖于昆仑,惟派三干以人中国。其人夷国之山无可考, 亦不足论。今以中国言之,其河北诸山,则自北寰武、岚宪诸州, 乘高而来,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龙门西河,脊东之水,流于幽冀, 人于东海。其西一支为湖口泰岳。次一支包汾晋之原而南出,以为 析城、王屋,而又西折为雷首。又一支为恒山,又一支为太行山。 太行山一千里,其山高甚。上党在山脊,河东河北诸州在山支。其 最长一支为燕山,尽于平梁。大河以南诸山,则关中之山,皆自蜀 汉而来。一支至长安而尽。关中一支生下函谷。以至嵩、少,东尽 泰山。一支自蟠冢、汉水之北生下,尽扬州江南诸山,皆祖于岷 江,出岷山。岷山夹江两岸而行,那边一支,去为江北许多去处。 这边一支,分散为湖南、闽、广,尽于两浙、建康。其一支为衡 山,而尽于洞庭、九江之西。其一支度桂岭,则包湘源,而北经袁 筠之地,以尽于庐阜。其一支自南而东,则包彭蠡之原,度歙黄 山,以尽于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支,尽于浙江西之山,皆自五岭 赣上来,自南而北。闽广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则又包浙江之原, 北首以尽会稽,南尾以尽闽粤。此中国诸山祖宗支派之大纲也。 上特举天下山而言,未及水也。复辑山水总说于后云。按仁山 金氏日:天地常形,固相为勾连贯通,然亦各有脉络。自昆仑而东 北言之,则自积石丽北,为涅水、星海、青海,以至浩亹,皆河源 也。人匈奴以东,为阴山。又东南,自代北、云朔,分而南趋,为 北岳,以至太行,是为河北之脊。壹口、雷首、太岳、析城、王 屋,皆其群峰。汾晋、涿易、滱漳、洹卫,则皆其诸水也。分而东 趋者,行幽燕之北,为五关之险。以至营平而为碣石,此北络也。 自昆仑以东言之。则自西倾而洮水出自北,入河。恒水出其 南,入江。又东,为朱圉、鸟鼠诸陇,则为渭之源。以北即夹河 源而北。以东,若岍岐,若荆山诸峰,泾水、漆、沮诸源也。自 渭以南,即西倾而下诸峰亘为络,南屹为太华,东北为觳陕,东 南为熊耳、方外、嵩高、伊、洛之源。又南,为桐柏、淮源,以 达于淮西诸山。此中络也。又自西倾朱圉而南分,是为蟠冢汉源, 夹汉而趋者,北即终南、华、熊诸陇。南则蜀东诸峰。说者谓蜀东 诸山皆嶓冢,正谓其冈岫绵亘耳。又东南言之,是为岷山江源,夹 江而东者。北支即西倾以南,蟠冢以西之脉,为洹水,西汉水,如 江陵诸源。其南支即南趋为蒙蔡诸山,青衣、大流、马湖、江诸 源。又东包涪、黔,一盘而北,为三峡。其出者包络九江之源。中 盘中为衡山。其再盘而北,为庐阜。其岭之东出者,又为袁、吉、 章、贡、旺信诸江之源。至分水鱼梁岭,三盘而北趋,过新安,峙 天目,尽升润。再盘之间,其水聚洞庭。三盘之间,其水聚彭蠡。 三盘以东,则南为闽浙,北为震泽。此南络也。惟泰山则特起东 方,横亘左右,以障中原。此所以为异与。又曰泰山特起东方,为 中国水口表镇。禹贡道水略云:“导河至同,为逆河,人于海。导 漾至东,为北江,入于海。导江至东,为中江,人于海。导沇水至 东北,会于汶,又东入于海。导淮至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至东,过漆、沮入于河。导洛至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此中国山水大势也。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