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

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
作者: 编者:(法)戴遂良|责编:庄婧卿|总主编:王霄冰|译者:卢梦雅/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1.80
折扣购买: 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
ISBN: 978756952821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古时到如今,就有些 个村庄,里头住的街坊邻 舍,就叫乡亲。 在一个村里住着的人们 ,一块(儿)种地,大伙 子做活。出来进去,断不 了见面(儿),鸡叫狗咬 的也全听见了。拉拉扯扯 的,不是亲戚,就是朋友 ,全有瓜葛。失了火,全 去救火;有了贼,全去赶 ;不拘有了什么事(儿) ,就互相照应。有了好事 (儿)呢,村里就沾光; 有了灾难呢,村里就受害 。 村子小,人烟少,人们 容易亲热;村子大了,人 口多了,那小孩子们一块 (儿)玩耍闹恼了,大人 免不了辩几句嘴,还有那 鸡哎狗的糟蹋着。有说闲 话,拉闲叨,说话说的不 对当了的;有该④钱不给 的,有借家伙不还的……一 条一条的,我虽然说不清 ,大半因着有缘故就生恼 了。也有吵嘴的,也有打 架的,也有不说话的。唁 ,你们想,常言说:“话到 舌尖留半句,理从是处让 三分。”若是这么着,隔不 了两三天就好了。可是你 没有担待,一见有不顺心 的事(儿),一听见有不 顺耳的话,就要去跟他打 ,跟他骂。你想罢:你会 骂人,人也有嘴;你会打 人,人也有手;你会占便 宜,人也不是呆瓜。闹的 若成了官司,就得花钱。 输了呢,自己觉着没脸; 赢了呢,人家想着报仇。 若打架,打失了手,打死 人,就得偿命。俗话说:“ 能恼远亲不恼近邻,能恼 近邻不恼对门。” 你想:一个村里住的人 ,你恨我,我恼你的,一 辈子为仇,到了子孙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