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静风奈何(以单纯心过生活)
作者简介
宗白华,雅号“佛头宗”,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艺术化。他将中国体验式美学推向了极致。
内容简介
说人生观 世俗众生,昏蒙愚暗,心为形役,识为情牵,茫昧以 生,朦胧以死,不审生之所从来,死之所自往,人生职任 ,究竟为何,斯亦已耳。明哲之士,智越常流,感生世之 哀乐,惊宇宙之神奇,莫不憬然而觉,遽然而省,思穷宇 宙之奥,探人生之源,求得一宇宙观,以解万象变化之因 ,立一人生观,以定人生行为之的,是以,今日哲学之所 事有二: (一)依诸真实之科学(即有实验证据之学),建立 一真实之宇宙观,以统一一切学术; (二)依此真实之宇宙观,建立一真实之人生观,以 决定人生行为之标准。 第一问题,今世欧土大哲学家殚思竭虑,以从事于此 者甚众,大致可分四大派别:(一)唯物派;(二)唯心 派;(三)实证派;(四)认识论派。槐将另篇详其原委 ,今所略述者,即是第二问题之一部分。 第二问题,即由宇宙观决定人生观是也。但今世学派 分歧,人各异执,尚未得一确定不易、举世共认之宇宙观 ,是以,人生观亦因人而异,不归一致。今但就槐平日观 察所见各种人生观,及由此人生观所发之人生行为,略陈 于后,并稍附鄙见,先列一表,以明条理: 宇宙真际,人生实事,变化迁流,皆有因果。依常恒 不变之律令,据亘古常新之公理,本无悲观乐观之可言, 悲乐云者,有情众生,主观之感也。但众生既含识有情, 迷执主观,则于人事世事,不能无欣厌之情,悲乐之见。 乐观之辈,视宇宙如天堂,人生皆乐境,春秋佳日,山水 名区,无往而非行乐之地。悲观者,视人生为苦海,三界 如火宅,生物竞存,水深火烈,扰扰生事,莫非烦恼。而 明理哲人,神识周远,深悉苦乐,皆属空华。栖神物外, 寄心世表,生死荣悴,渺不系怀,但悯彼众生,犹陷泥淖 ,于是毅然奋起,慷慨救世,是超世入世观也。唯此三观 ,可尽人生观之大致。今将分别论之。 一、乐观 乐观原因异致,有哲人之乐观,诗人之乐观,政治家 之乐观,社会学家之乐观。其所以乐观者殊,而乐观之意 则同也。何谓乐观?乐观云者,即是心中意中,以为宇宙 美满,人生无憾,纵时事有困难窳败之点,而以为此种现 象,适所以砥砺磨折,以成将来美满之果。于是,心怀勇 往之气,奋然激进,求达所望,此乐观之派,亦有足取者 也。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氏,尝拟证明此世界为最 美满之世界,其证如下: 真神理想中有无数之世界,神从此诸理想世界中选其 一而创造之,则必为其最美满者无疑,何以故?以真神有 全智全能仁慈三德故,以全智,故能选此最良之世界;以 全能,故能造此最良之世界;以仁慈,故欲造此最良之世 界。 此等证论,现在当然不能成立。康德已于《纯粹理性 批判》中,破之无遗。是故,哲学家能以学理证明世界之 乐观者,尚未得其人。其实,世界实际,本超苦乐,苦乐 之感,纯属主观,而诗人之乐观,则有可言者。诗人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