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精)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精)
作者: (哥伦)加西亚·马尔克斯|译者:陶玉平
出版社: 南海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精)
ISBN: 9787544289146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内容简介

我承认我也被那部电影震撼。八个月来我几乎已 经忘记了海上那套生活习惯。我倒不是害怕,因为指 导员早就教过我们落水时应该如何自救。可在看完《 凯恩号哗变记》的那天晚上,我还是感到心中那阵不 安并不寻常。 我并不是说从那一刻起我就对灾难有了什么预感 。可是,我从未像这次这样在临近出航的日子里感到 如此害怕。小时候在波哥大,我常看连环画,可从来 也没有想过会有人淹死在海里。相反,每次想到大海 ,我总是信心满满。加入海军快两年了,每一次出海 航行,我也从未有过任何不安。 不过承认这个也没什么丢脸的,在看完《凯恩号 哗变记》后,我心里总有种近乎恐惧的感觉。我仰面 朝天躺在自己的铺位上——我睡的是上铺——想念自 己的家人,也想着我们回卡塔赫纳的航程,久久不能 人睡。我用双手支着头,耳边回响着海水轻轻拍打码 头的声音,以及睡在同一间舱房里四十名水兵宁静的 呼吸声。在我下铺睡的是一等兵路易斯·任希弗,他 的呼噜声大得像吹长号。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美梦, 可倘若他知道八天以后自己将葬身海底,一定不会睡 得这么香。 整整一个星期,我都被这种不安所笼罩。起锚的 日子飞快地临近,我一直试图通过和伙伴们聊天来放 宽心情。卡尔达斯号驱逐舰已经整装待发。这些天里 ,我们都情不自禁地谈论各自的家庭,谈论哥伦比亚 ,也谈及各自回去之后的打算。一点一点地,舰船上 装满了我们要捎回家的礼物:大都是些收音机呀电冰 箱呀洗衣机呀电炉什么的。我只带了一台收音机。 出发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完全无法排解那种揪 心的感觉,于是我做出一个决定:一回到卡塔赫纳, 我就脱离海军。我可不想再经受这种航行的风险。出 发前一天晚上,我去同玛丽告别,原本是想把自己的 担忧和决定一并告诉她的,但后来没那么做,因为我 曾向她保证过一定会回来,如果我跟她说以后我不再 航行了,她就不会再相信我了。我只向我最要好的朋 友、二等兵拉蒙·埃雷拉透露了这个决定,他也对我 坦言,说等回到卡塔赫纳他也要脱离海军。拉蒙·埃 雷拉和我忧心忡忡,我们约上水兵迭戈·韦拉斯克思 一起去乔艾·帕洛卡酒馆喝杯告别威士忌。 本来我们只想喝上一杯,结果一下子喝了五瓶。 几乎每晚都和我们厮混在一起的女友也对我们的行程 了若指掌,她们决定为我们饯行,要喝个一醉方休, 还要痛哭一场以表隋义。乐队指挥是个神情严肃的男 人,戴了副眼镜,这让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个音乐家 ,他把一组曼波还有探戈曲献给我们,他一定是把这 些都当作哥伦比亚乐曲了。我们的女友全都哭了起来 ,喝了不少一块半美金一瓶的威士忌。 因为最后这个星期发了三回钱,我们决定好好挥 霍一番。我是心里有事,想一醉解千愁。拉蒙·埃雷 拉则是开心,他一向都开开心心的,他是阿尔霍纳人 ,打得一手好鼓,还特别擅长模仿各路时髦歌手的演 唱。 正当我们快要离开的时候,一个美国水兵走到我 们桌前,请求拉蒙·埃雷拉允许他邀请拉蒙的女友跳 一支舞,那女伴身材高大,一头金发,是那天晚上喝 得最少却哭得最凶的一位——而且哭得真心实意。那 美国佬说的是英语,拉蒙’埃雷拉推搡了他一把,用 西班牙语回答:“你说的我他娘一个字儿也听不懂! ” 那算得上是莫比尔市最热闹的一次打斗了,椅子 在脑袋上砸得散了架,还惊动了巡逻的警车,来了不 少警察。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