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全集*一辑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si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情》。 一九二五年出版第*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为其赢得*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曾任阿根廷*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家文学奖、福门托*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内容简介
胡利奥·科塔萨尔《故事集》 四十年代的某段时间,我在一家犹如秘密刊物的 文学杂志当编辑。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午,有个身材高 大的年轻人(我已不记得他当时的模样)交给我一份 手写的短篇小说稿。我对他说过十天再来,届时我会 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一周后,他来了。我对他说,他 的那篇小说我很喜欢,已经送去刊印了。没过多久, 胡利奥·科塔萨尔便读到了印成铅字的《被侵占的房 子》,故事中还插有诺拉·博尔赫斯所绘的两幅铅笔 画。许多年后的某个晚上,科塔萨尔在巴黎坦白地告 诉我,那是他第*次发表作品。我因充当了他的工具 而感到荣幸。 那篇小说写一所房子被不知何人渐渐侵占的故事 ,在以后的创作中,科塔萨尔再次使用这个题材,不 过采用了不那么直接的形式,效果也因而显得*好。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读了《呼啸山庄》后曾在 给一位友人的信中说:“事情发生在地狱,但不知为 什么全都是英国地名。”科塔萨尔的作品给人以同样 的印象。故事专写平庸的人物。这些人受制于由偶然 的爱和偶然的不和所组成的常规,四周都是平庸的事 物:香烟的牌子、玻璃橱窗、柜台、威士忌、药房、 机场和站台。他们无奈地用报纸和收音机打发时间。 故事发生的地方总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或巴黎。开始读 这些故事时,我们会以为不过是一般的叙述,读到后 来才发现不对,讲故事的人不知不觉地把我们带进他 那个与幸福无缘的可怕的世界。那是一个各种物质错 杂的多孔的世界;人的意识可以进入动物的意识中, 动物的意识也可进入人的意识之中。科塔萨尔也玩弄 制成我们身体的材料—时间。在一些故事中,两条时 间线在流动、交织。 这些小说的风格算不上精致,但每个词都经过挑 选,谁都无法叙述科塔萨尔哪篇故事的情节;每篇故 事都由一定的词语、按一定的次序组成,若想对其中 的哪一篇作个简述,那我们就会明白总有一些宝贵的 东西被丢弃。 P1-2 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 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常常发生 在青少年时期,成年后的我们总是寻找并发现平和的 作家。一九一五年在日内瓦时,我贪婪地捧读出自康 斯坦斯·加尼特之手的极为通畅的《罪与罚》的英译 本。当时我觉得这部以一个杀人犯和一个妓女为主人 公的小说与包围着我们的那场战争同样可怕。我找来 了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陀氏生于一八二一年,卒 于一八八一年,其父是军医,后被人暗杀。陀思妥耶 夫斯基曾备尝贫穷、疾病、牢狱、流放的滋味,他笔 耕不辍,四处旅行,也迷恋过赌博,暮年成名,*崇 拜的作家是巴尔扎克,他曾因卷入一场所谓的密谋而 被判处死刑。临上绞刑架时又获改判(他的几名同伴 这时已被绞死),后在西伯利亚服了四年终生难忘的 苦役。 他研究并阐发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的乌托邦理 想;是个社会主义者和泛斯拉夫主义者。我原先把陀 思妥耶夫斯基想象成某种能够理解并为所有人开脱的 深不可测的伟大的神,这时才惊异地发现他有时也会 落入一味谴责的偏激的纯政治中去。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本书就像走进一座从未到 过的城市或置身于一场搏斗的阴影之中。《罪与罚》 向我揭示了一个*全陌生的世界和一些别的事情。读 《群魔》时则有某种*常奇特的感觉,我感到自己好 像回到了祖国。书中描写的大草原就是对阿根廷大草 原的礼赞。小说中的人物,如瓦尔瓦拉·彼得罗芙娜 、斯捷潘·特拉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等,虽然名 字有些别扭,却与没有责任感的老阿根廷人无异。小 说以欢快的笔调开头,叙述者好像不知道悲惨的结局 似的。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为一部俄国文学选集所 写的引言中宣称,他未找到值得收进文选的陀思妥耶 夫斯基所写的任何一页文字。这就是说,不应以陀氏 的任何一页文字而应以组成整部作品的所有文字来衡 量他。 P29-31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