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111.00
折扣购买: 农村消费信贷促进法律机制研究/西政文库
ISBN: 9787100200806
胡元聪,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学博士。重庆市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胡元聪工作室”负责人。兼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与发展中心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第二批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科技专家库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乡村振兴决策咨询专家、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个人终身副主任委员、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暨重庆市首批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农村公共服务研究所所长、西南政法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激励法学、智慧法学。出版著作6部,在《人民日报内参》《法商研究》等发表资政建议、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2项,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获得2020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因此,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民数量约为5.6亿,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占整个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为32%。因此,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直接导致了我国整体消费的不足,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发展不平衡当然也包括了基于城乡消费不平衡而带来的发展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落后。从需求侧来看,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已逐步由简单的生产生活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由零散、小额的需求向集中、大额的需求转变,因此其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特征。从供给侧来看,还存在支持农村消费信贷方面的金融机构数量严重不足、金融产品数量偏少、金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前述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0688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439669亿元的43%。这些都表明原有农村消费信贷规模、层次、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 一种将外部性经济法克服理论运用于研究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