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好读书(北大中华经典名篇诵读文本)(精)

未名湖畔好读书(北大中华经典名篇诵读文本)(精)
作者: 编者:杨虎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1.40
折扣购买: 未名湖畔好读书(北大中华经典名篇诵读文本)(精)
ISBN: 9787301297421

作者简介

杨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领域为中国典籍与传统文化、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等。迄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编著《风物:燕园景观及人文底蕴》《插图本中国图书史》《中国书业》等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兼爱 《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 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 *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之;不知 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 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cháng)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 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 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 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 ,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 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 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 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 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 乱家、诸侯之相*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 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 异国,故*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 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wū)施不孝?犹有不 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wū)施不慈?故 不孝不慈亡(wú)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 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wú) 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国者乎?视人 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故大夫之 相乱家、诸侯之相*国者亡(wú)有。若使天下兼 相爱,国与国不相*,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 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浅解】 本文选自《墨子·兼爱上》。《墨子》是战国 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由墨子及其弟子在不同 时期编撰。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 (dí),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 创始人。《兼爱》有上、中、下三篇,此为上篇, 是墨子*有代表性的理论篇章之一,观点明确,逻 辑清晰,语言质朴。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是我国历** 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动乱、大变革时期,也是一个从 治到乱,再从乱到治的特殊时期。时代的*大命题 就是如何让社会从乱转治。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的 古圣先贤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从现实出 发,游说人君,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因此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