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精)/中华文明传播史研究丛刊

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精)/中华文明传播史研究丛刊
作者: 荣新江 主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38.60
折扣购买: 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精)/中华文明传播史研究丛刊
ISBN: 9787100208260

作者简介

荣新江,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

内容简介

后? 记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持的“中华文明传播史”项 目的组成部分,是该项目系列工作坊首批结集出版的成果。 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的东端发生、发展起来,虽然相对来讲地理环 境相对封闭,地理位置比较边缘,但中国从来没有完全闭关自守,而是 从很早的时候,就与中亚、南亚、东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北非有着 往来与交流。然而,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现代学术研究大多数都是 从西欧发生、发展,有关中西文化交往的历史最早都出自西方学者或来 东方的传教士之手,他们依据自身的学术认知体系,自然而然地从自身 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中国文化,把其中与西方相似的物品与思想,用传播 论来加以解说,主张一切都来自西方,即所谓“中国文化西来说”。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得到发展,一 些西方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特性与价值,中国学者也努力发 掘中国文化各方面的成就,仅仅考古学的成果,就为今天重新认识中国 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我们今天就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学术环境下来讨论中国文化,特别是 中国文化也同样向外传播的问题。因为中国考古学的成绩极为突出,尤 其在最近四十年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资料,展现了中国物质文化的种种 面貌。与此同时,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地区,也向世界考古学者开放,中国学者开始进入中亚地区进行考古发掘,也了解了此前数十年来各地 出土的丰富资料,这为我们认识国外出土的中国文物或带有中国文化因素的文物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作为一次专题工作坊,我们首要的目标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学 成果,当然也不排除与之相关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材料。同时,我们把这 次工作坊的研究时代,主要放在从汉到唐这一时段,因为宋代以后则更 多的材料出自海上的沉船,应当做专题的讨论。我们这里所讲的考古资 料,包括出土的文物材料和文献材料,因为出土的汉语文献的研究,不 论竹木简牍还是纸本文书,都有相当丰厚的研究积累和可喜的成果,来支持我们对中国文化传播史的探讨。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2019年11月邀请相关领域的中外专家学 者聚会在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所在的大雅堂,就“丝绸之路上 的中华文明”这一广泛范围内的论题进行专题发表与研讨。我们事先没有给与会专家规定什么题目,而是就自己的研究领域,选取最新的研究 成果,畅所欲言。这里既有关于新疆、中亚出土中国漆器、铜镜等文物 的讨论,也有中国汉地佛教雕塑、绘画在西域传播的综合研究;既涉及 简牍、文书所记有关汉唐制度、书籍、汉语词汇的西传问题,也关涉到 文书、写经所见纸张制作、奴隶贩卖等问题;还有从学术史对丝绸之路 上石刻、钱币研究的综述,以及中亚探险和考古新发现的概说。会后经 过与会者的修订,形成本书的基本内容。本文集虽然篇幅不长,但材料 丰富,有些还是第一次发表,为我们深入认识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提 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与认知。 本书的编辑受到北大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与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 持,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书的编印时间有所拖延,但我真 诚感谢各位作者的理解和信任,把他们的未刊成果交给我们首次出版。 我们还应当特别感谢商务印书馆顾青、郑勇两位领导,文津公司王希总 经理,责任编辑程景楠女士,由于他(她)们的努力帮助,本书得以顺 利出版,并且开启了北大汉学家研修基地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的新天地。 荣新江 2022年2月19日于大雅堂 一部代表了近期国内外高水平的丝绸之路研究论集。本集以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的国际学术工作坊成果为基础,收录中、英、美、俄等国二十多位学者的专题研究文章。文章以汉唐之间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的西传为研究主题,分别从考古角度研究丝路沿线出土文物和文献中有关中华文明西传的内涵,从文献角度研究汉语言文献、中原典章制度、汉化佛教艺术等沿丝路向东西方传播的情况,从学术史角度探讨有关丝绸之路上保存的石刻、钱币、铜镜、漆器等物质文化遗迹,充分发掘了古今丝绸之路探险中的资料,代表了近期国内外高水平的丝绸之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