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为了讲述(精)

活着为了讲述(精)
作者: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译者:李静
出版社: 南海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活着为了讲述(精)
ISBN: 9787544281584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内容简介

妈妈让我陪她去卖房子。我的家人当时住的镇子 离巴兰基亚很远。那天早上,她赶过来,完全不知道 该怎么找我,四处打听。知情人指点她去世界书店或 附近的咖啡馆找找,我一天去那边两次,和作家朋友 们谈天说地。那人嘱咐她:“千万小心,那帮人疯得 厉害。”十二点整,她迈着轻快的脚步,从码放着书 的桌子间走过,出现在我面前,一脸坏笑地看着我, 这笑让人想起她昔日的美好时光。在她说出“我是你 妈妈”之前,我都没反应过来。 她变了,乍一看,都认不出来。妈妈四十五岁, 将近十年怀胎,至少十年哺乳,生养了十一个儿女, 早早地便已是满头银丝。她刚戴上老花镜,眼睛看上 去大了一圈,眼神更显讶异。她身着重孝,为她的母 亲服丧,尽管如此,她仍保持着婚纱照上的古典美, 又添了成熟女人的韵致。拥抱前,她用她一贯郑重其 事的口吻对我说:“我想请你陪我去卖房子。” 不用说哪栋房子、位于何处,这世上只有一栋房 子属于我们:那座位于阿拉卡塔卡的外公外婆的老宅 。我有幸在那儿出生,然而八岁起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我念了三年大学,刚从法律系辍学,我的时间净用 在读书(抓到什么读什么)和背书(背诵绝无仅有的 西班牙黄金世纪诗歌)上了,借阅的译作已足以让我 掌握小说创作的技巧。我在报纸增刊上发表了六个短 篇,赢得了好友们的赞誉和一些评论家的关注。下个 月,我就满二十三岁了。我逃过兵役,得过两次淋病 ,义无反顾地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在哥伦比亚的 沿加勒比海城市巴兰基亚和卡塔赫纳游荡,为《先驱 报》撰写每日专栏赚取聊胜于无的稿酬,天黑了,就 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我 还嫌不够,居然要跟一帮形影不离的朋友创办一本胆 大妄为、穷途末路的杂志,阿方索·富恩马约尔已经 为此筹划了三年。我还有什么指望? 并非品位独到,而是因为囊中羞涩,我领先于潮 流二十年:胡须如野草,头发似鸡窝,身穿牛仔裤和 花里胡哨的衬衫,脚上是一双朝圣者的凉鞋。那时,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在黑灯瞎火的电影院里对别人说: “可怜的加比托没救了。”她不知道我就在附近。所 以,当妈妈让我陪她去卖房子,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她。她说路费不够,我碍于面子,说我会出自己那一 份。 靠报社,没法儿解决路费问题。每日专栏三比索 ;要是人手不够,写篇社论四比索,日子过得紧巴巴 的。想去预支薪水,经理说我早已债台高筑,欠了五 十多比索。那个下午,我做了一件朋友们谁也做不出 的事。我在书店旁的哥伦比亚咖啡馆门前堵住了书店 老板,年长的加泰罗尼亚学者堂拉蒙·宾耶斯,向他 借十比索。可他身上只有六比索。 当然,妈妈和我都没想到,这趟短暂、单纯的两 日之旅对我来讲意义重大,纵使长命百岁,埋首笔耕 ,也无法言尽。如今,我已七十五岁出头。我知道, 那是我作家生涯,即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决定。 从出生到少年时代,记忆关注未来,忽视过去。 因此,我那时对故乡的记忆才会一如往昔,未被乡愁 理想化。故乡宜居,大家彼此相识。镇子沿河而建, 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 巨蛋。黄昏(尤其十二月间),雨后初霁,空气如钻 石般晶莹剔透,圣马尔塔内华达山脉白雪皑皑的山顶 仿佛就在河对岸的香蕉种植园里,阿鲁阿科族印第安 人像一排排小蚂蚁,背着姜袋,为承受生命的重担而 嚼着古柯,沿着山脊蜿蜒前行。当年,我们这些孩子 幻想着能用常年积雪在酷暑的街道上打雪仗。天热得 令人难以置信,午睡时尤甚。大人们总是抱怨,仿佛 高温在每天都是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自出生以来, 我总听到有人不知疲倦地唠叨,说铁轨是夜里铺的, 联合果品公司的房子也是夜里建的,因为白天晒得滚 烫的工具根本没法儿用。P1-3 <p>★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惟一自传<br/>★ 《活着为了讲述》西语版上市三周,仅在拉丁美洲就售出100万册,销量之快超越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br/>★ 首版首次赠别册(含地图、人名索引、加博书单、作品年表) 雕刻时光咖啡券<br/>★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加西亚·马尔克斯<br/>★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br/>★ 正是回忆中的这些细节、生命中的这些人将马尔克斯带到了《百年孤独》的门口;能够解开《百年孤独》密码的,只有《活着为了讲述》;马尔克斯小说中的人物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原型。<br/>★ 一个在贫穷困苦中行走的年轻人,如何始终保有幽默和快乐,终而夺取人生的桂冠?<br/>★ 诺奖得主、纯文学畅销奇迹创造者马尔克斯的成长故事:充满魔幻色彩的真实人生。&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