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白话美绘无障碍阅读版)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却说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 了三万六干五百零一块顽石。女娲只用了三万六干五 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 知此石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见众石全都去补了天 ,独独自己不能人选,于是自怨自叹、日夜悲号。 一日,那顽石正在叹息,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 生得气骨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到峰下,坐 在石边,高谈阔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的 事,后又说到红尘中的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动 了凡心,也想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于是向那 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适闻二位谈起那人世 间荣耀繁华,心里很是羡慕。弟子虽粗蠢,性却稍通 ,见二位师仙形体非凡,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 人之德。望发一点慈心,带弟子到红尘中,在那富贵 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自当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二位仙师听完,一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 红尘中确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何况又有‘美 中不足,好事多磨’,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物是人 非,到头来终究是一场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 好。”这顽石早巳凡心大动,哪里听得进去,仍苦苦 相求。二仙师无可奈何,叹道:“既如此,我们便带 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顽石 说:“自然,自然。”那僧又说:“若说你性灵,又 如此质蠢,更无奇贵之处。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 助你一把,到终了之日,便还你本质,以了此案。” 顽石听罢,感激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 将一块大石顿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然后又缩 成扇坠大小。那僧将美玉托在手上,笑道:“形体倒 也是个宝物了!只是还没有实在的好处,须要提上几 个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才好。然后好带你到那花 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高 兴不已,问说:“不知赐了弟子哪几个字?又不知带 弟子到何地方?”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 会明白。”说着,便同那道人飘然而去。 后来,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 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 上有字。空空道人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的顽 石,幻形人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 经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写着一首 诗: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寄去作神传? 空空道人对石头说:“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 你自己说有些趣味,但一无朝代年纪可考;二无大贤 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 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也无班姑、蔡女。之德 。我纵然抄了去,恐怕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说 :“若说无朝代可考,您假借汉、唐等年纪,又有何 难?历来野史,如出一辙,不如我这不落此套者,反 倒新奇别致。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于朝 代年纪!再说,市井俗人爱看理治之书的人不多,爱 适趣闲文的很多。我这一段故事,不愿世人称奇说妙 ,也不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 ,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精力 ?” 空空道人听后,思考了一阵,便将这《石头记》 再看了一遍,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 ,倒也非伤时骂世之话;至于君仁臣良、父慈子孝, 伦常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确实非别书可比。其中大 旨谈情,但也是实录其事。因毫不干涉时世,于是从 头至尾抄录回来,流传于世。后空空道人改《石头记 》为《情僧录》。后也有人称为《红楼梦》《风月宝 鉴》。后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改名叫《金陵十二钗》,并题 有一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且说东南一隅有个地方叫姑苏,有一个阊门城,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 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 人们便称为“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 费,字士隐。家中虽不算十分富贵,但也算本地望族 。了。甄士隐为人恬淡,不爱功名,每日只以观花修 竹、酌酒吟诗为乐。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 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一日,甄士隐在书房闲坐,累了便趴在几案上睡 着了。梦到一处,却不辨是何地方。忽见来了一僧一 道。只听道人问说:“你带了这蠢物,要去哪里?”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 结。趁此机会,就让这蠢物去经历经历。”那道人说 :“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 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 畔有一株绛珠草,日日由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 ,才得延年。后来受了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于 是变化为人形,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以 蜜青果为食,以灌愁水为汤。只因没有报答灌溉之德 ,所以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正好近日这 神瑛侍者凡心大动,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想要下凡造 历幻缘,于是那绛珠仙子对警幻仙子说:‘甘露之恩 ,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 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算偿还他了。’于是 ,勾出多少风流案来。”那道人说:“果然罕见。从 未听过‘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 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说:“历来几个风流人 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家庭闺阁中 一饮一食,却未记述。而且,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 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出 来。想这一干人人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与前 人传述不同!”那道人说:“那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 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说:“正合我意。 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 干风流孽鬼下世后,你我再去。”道人说:“既如此 ,便随你去。”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