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苏珊·桑塔格全传
ISBN: 9787532779208
本书作者卡尔?罗利森是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英语教授、传记作家,著有《梦露传》,《艾米莉?狄金森传》等。本书第二作者莉萨?帕多克是罗利森妻子,美国作家、自由撰稿人。
妇女们通过装嫩、谎报年龄、使用化妆品以及女演员采用的所有技巧,来弥补这种年龄观念上的双重标准带来的问题。妇女们添置行头,打扮自己。她们无奈之下只好特别关注款式。有时,妇女们在街上拦住桑塔格,她们说钦羡她,但承认并没有看过她的书,这种时候,桑塔格都很生气。她对理查德?特里斯特曼这样的朋友说,对一个作家来讲,这是怎样的一种侮辱啊!但是,这些妇女中的许多人都是通过《时尚》杂志和其他流行杂志上刊登的照片,或者从她的书衣上才对她有所了解的。对她们而言,桑塔格就是她的形象、她那些抢眼的造型,以及其他人的书籍封底上印着的她撰写的发人深思的推荐语;她是个魅力四射的人物,她的妙语专栏作家们都爱引用。 当然,也有许多年轻女子读过桑塔格的著作,而且许多人,比如卡米尔?帕格利亚,还企盼着也像她那样——不过,从帕格利亚的例子来看,过度效仿桑塔格的榜样会以半严肃半搞笑的下场结束。1973年春,帕格利亚在本宁顿学院从事她的第一份学术工作。她二十五六岁,是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而且是公开的女同性恋者。她认为,桑塔格是一位对男性主宰提出了挑战的激进主义分子,而且写过关于影响遍及精英和大众文化范畴的主题的文章。与桑塔格一样,帕格利亚放弃了狭隘的学术研究,而运用一种视野宏阔的、跨学科的方法。她当时在撰写的博士论文——《性面具》——日后成了一本有争议的畅销书。用帕格利亚的话来说,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建立了一种“公共剧院”,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跟上时代潮流的女知识分子”角色,复兴了女文人的概念并将之现代化。但是,帕格利亚对桑塔格的希望更甚:“我一开始对桑塔格就有的抱怨之一”,她在给桑塔格的传记作者的信里写道,“(是)她在石墙酒吧骚乱事件之后对她自己的性生活仍旧表现出的怯懦。”1968年,帕格利亚是耶鲁研究生院唯一公开的同性恋学生。而另一方面,桑塔格“在媒体上、在那种肤浅的曼哈顿晚会上,将自己作为一‘名士’推销出去,但又试图求助于隐士般的、过着离群索居生活的纯粹作家、超脱的艺术家的先例,以此来转移人们对其私生活的打探”。 1968年10月15日,帕格利亚第一次见到桑塔格本人。那一天是越战暂时中止日,帕格利亚当时为耶鲁大学研究生,去看一个朋友,普林斯顿大学一个学生。1973年春,帕格利亚开车去见在达特茅斯的桑塔格,希望说服她来本宁顿演讲。帕格利亚在达特茅斯见到的那个女人不禁让她想起桑塔格在瑞典的电影片场上的宣传照片:桑塔格“看上去时尚、干练——靴子、长裤、高领套衫、宽皮带、飘动的围巾。玛丽?麦卡锡或西蒙娜?德?波伏瓦都不是这样的面貌,或者说,都不能取得这样的预期效果”。 1.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桑塔格全传;2.一部不为传主本人、亲属、粉丝所左右的传记,即所谓“将名人的长筒袜褪至脚踝处”;3.桑塔格与诸多名人、伴侣、家人的爱恨纠葛,均有详细展现,尤其是其与爱侣摄影家莱博维茨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欲说还休的微妙的关系;4.还原诸多事件细节,展现高贵背后的“猥琐”,大牌之下的“渺小”。也许这部传记不够“甜”,但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