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黄金计划:视频版(汉竹)

宝宝辅食黄金计划:视频版(汉竹)
作者: 刘长伟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宝宝辅食黄金计划:视频版(汉竹)
ISBN: 9787571342944

作者简介

刘长伟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科普作家 专注于儿童营养、母婴健康知识分享领域,撰写育儿科普文章300余篇。其作品荣获第五届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科普项目三等奖等奖项。编著科普图书多部,其中《辅食每周吃什么》畅销50万册。

内容简介

辅食添加不光看月龄,还要看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都建议给0~6个月宝宝进行纯母乳喂养。对于健康足月出生的宝宝来说,引入辅食的推荐时间为满6月龄,即出生180天后。此时,宝宝的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经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宝宝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然而,建议满6个月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所有宝宝都按照这个标准。其实,什么时候为宝宝添加辅食,不应只看月龄这个大前提,还应该根据宝宝发出的信号来判断。 辅食在哪儿喂有讲究 有不少宝宝在家长尝试喂辅食一个月后,仍然不能接受辅食,这可能不是因为辅食选择得不合适,而是因为没有正确选择喂辅食的场所和时机。现实中,不少家长经常趁着宝宝玩耍的时候给他们喂辅食,或者是在宝宝明明没有任何进食欲望的时候喂辅食,这都是不合适的。 易过敏食物不是越晚添加越好 为了避免宝宝发生食物过敏,有些家长会有意识地推迟某些食物的添加时间,如易致过敏的鸡蛋、鱼类等。然而,近几年,美国儿科学会、中国营养学会通过研究发现,延迟引入容易致敏的食物并不会降低过敏风险,反而容易增加过敏风险。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1岁以内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对预防食物过敏有好处。适时引入易致敏食物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减少宝宝的过敏现象。 辅食不加盐≠不摄入盐 盐(本书指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维持应激性、调控血压的作用。长期不吃盐,体内缺钠,人会有四肢无力、食欲缺乏的表现。盐对人体作用很大,那为什么不给1岁以内宝宝的辅食里加盐呢?其实,除了盐外,肉、蛋、奶和各种蔬菜、水果中也含钠,只不过不是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所以没有咸味。宝宝每天吃的奶和辅食中已经含有足够的钠,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额外加盐,反而容易导致钠的摄入超标。 辅食的冷藏与冷冻 有的辅食制作比较费时间,如肉泥,家长可能会一次多做一些,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起来,让宝宝分次食用。冷藏适合短时间保存食物,冷冻适合长时间保存食物,-18℃的环境下食物可以保存 6个月之久。有的家长会囤一些现成的市售辅食泥。其实,不必囤很多,尽量选择日期新鲜的辅食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即可。 宝宝辅食中不能有哪些添加剂 2024 年 2 月 8 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发布。 根据该标准的规定,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可以用于婴幼儿辅助食品和配方食品,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槐豆胶、卡拉胶、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氢氧化钙、氢氧化钾、异构化乳糖可以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香兰素可以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除此之外,当前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绝大多数不能用于宝宝辅食。因此,家长在给宝宝购买辅食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食品配料表的内容,以下常见食品添加剂不能出现在宝宝辅食的配料表中。 加了辅食,宝宝就不吃奶了怎么办 有的宝宝添加辅食以后,比较喜欢吃辅食,什么食材都非常容易接受,但对奶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吃奶量越来越少。在营养门诊,时常有家长带着宝宝来就诊,原因就是宝宝不愿意吃奶,每天吃奶量较少,家长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焦虑。如果添加辅食之后,宝宝不吃奶了,可以到医院让医生评估一下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宝宝发育良好,辅食吃得也不错,比较均衡,就不必担心。 辅食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添加? 易过敏的食物是不是越晚添加越好? 宝宝不满1岁,可以摄入盐和糖吗? …… 吃辅食是宝宝成长的必经之路,走好这一步,将为宝宝一生奠定营养基础。而如何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很多家长面临的难题。 为保证辅食添加建议正确无误,本书作者刘长伟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严格编写辅食添加建议,将辅食添加的“雷区”一一排除,用专业知识为家长加持喂养智慧,为宝宝健康成长护航。 为保证辅食满足宝宝挑剔的味蕾,本书编辑历经一年时间,联系50位自媒体博主,精选232道广受宝妈好评的辅食及其制作视频。这些博主将常见食材通过巧妙烹饪变成色香味俱全的辅食,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适合各月龄宝宝。不仅仅是一本辅食书,也是宝宝的点餐单,本书编辑历时半年,精心组织拍摄辅食照片,让本书每页都散发浓浓饭香。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对食物的喜好千差万别。翻开本书,家长将学会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让孩子胃口大开,爱上吃饭,远离过敏和疾病,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