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自述

郁达夫自述
作者: 郁达夫|责编:徐甲第
出版社: 泰山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6.91
折扣购买: 郁达夫自述
ISBN: 978755190725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悲剧的出生 ——自传之一 “丙申年,庚子月,甲午 日,甲子时”,这是因为近 年来时运不佳,东奔西走, 往往断炊,室人于绝望之余 ,替我去批来的命单上的八 字。开口就说年庚,倘被精 神异状的有些女作家看见, 难免又是一顿痛骂,说:“ 你这丑小子,你也想学起张 君瑞来了么?下流,下流! ”但我的目的呢,倒并不是 在求爱,不过想大书特书地 说一声,在光绪二十二年十 一月初三的夜半,一出结构 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 出生了。 光绪的二十二年(西历 一八九六年)丙申,是中国 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 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 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 ,和各国缔订条约。东方的 睡狮,受了这当头的一棒, 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 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 ,早经发生了腐溃,任你是 如何的国手,也有点儿不容 易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 在上下各地的施设之中,败 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 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 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 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 ,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 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 ,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 ,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 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生到了末子,大约母体 总也已经是亏损到了不堪再 育了,乳汁的稀薄,原是当 然的事情。而一个小县城里 的书香世家,在洪杨之后, 不曾发迹过的一家破落乡绅 的家里,雇乳母可真不是一 件细事。 四十年前的中国国民经 济,比到现在,虽然也并不 见得凋敝,但当时的物质享 乐,却大家都在压制,压制 得比英国清教徒治世的革命 时代还要严苛。所以在一家 小县城里的中产之家,非但 雇乳母是一件不可容许的罪 恶,就是一切家事的操作, 也要主妇上场,亲自去做的 。像这样的一位奶水不足的 母亲,而又喂乳不能按时, 杂食不加限制,养出来的小 孩,哪里能够强健?我还长 不到十二个月,就因营养的 不良患起肠胃病来了。一病 年余,由衰弱而发热,由发 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 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精疲力尽 ;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 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而 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 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 寡妇的正剧的上场。 几日西北风一刮,天上 的鳞云,都被吹扫到东海里 去了。太阳虽则消失了几分 热力,但一碧的长天,却开 大了笑口。富春江两岸的乌 桕树、槭树、枫树,振脱了 许多病叶,显出了更疏匀更 红艳的秋社后的浓妆;稻田 割起了之后的那一种和平的 气象,那一种洁净沉寂、欢 欣干燥的农村气象,就是立 在县城这面的江上,远远望 去,也感觉得出来。那一条 流绕在县城东南的大江哩, 虽因无潮而杀了水势,比起 春夏时候的水量来,要浅到 丈把高的高度,但水色却澄 清了,澄清得可以照见浮在 水面上的鸭嘴的斑纹。从上 江开下来的运货船只,这时 候特别的多,风帆也格外的 饱;狭长的白点,水面上一 条,水底下一条,似飞云也 似白象,以青红的山、深蓝 的天和水做了背景,悠闲地 无声地在江面上滑走。水边 上在那里看船行、摸鱼虾、 采被水冲洗得很光洁的白石 、挖泥沙造城池的小孩们, 都拖着了小小的影子,在这 一个午饭之前的几刻钟里, 鼓动他们的四肢,竭尽他们 的气力。 离南门码头不远的一块 水边大石条上,这时候也坐 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头上 养着了一圈罗汉发,身上穿 了青粗布的棉袍子,在太阳 里张着眼望江中间来往的帆 樯。就在他的前面,在贴近 水际的一块青石上,有一位 十五六岁像是人家的使婢模 样的女子,跪着在那里淘米 洗菜。这相貌清瘦的孩子, 既不下来和其他的同年辈的 小孩们去同玩,也不愿意说 话似地只沉默着在看远处。 等那女子洗完菜后,站起来 要走,她才笑着问了他一声 说:“你肚皮饿了没有?”他 一边在石条上立起,预备着 走,一边还在凝视着远处默 默地摇了摇头。倒是这女子 ,看得他有点可怜起来了, 就走近去握着了他的小手, 弯腰轻轻地向他耳边说:“ 你在惦记着你的娘么?她是 明后天就快回来了!”这小 孩才回转了头,仰起来向她 露了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 笑。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