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4.22
折扣购买: 半生戎马半生文(我们的父亲母亲)
ISBN: 9787520503532
一 童年和青年时期 童年和身世 爸爸温厚华1919年农历五月初九出生在四川巴县 一个旧职员家庭里。这个家庭很复杂,也很传奇,有 一大堆故事。 温家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据家谱记载, 祖上温尔里“原籍西域撒马尔罕。洪武时,遣充贡使 ,朝明太祖于金陵。因识我祖天文秘奥,钦留在朝, 佐理钦天监监副,赐宅聚宝门外雨花台侧。更值成祖 迁都,幽燕分派。一脉(指温尔里次子温小斋一支) 随龙赴北,至今监办事。予祖一脉(指温尔里长子温 小小一支),辈辈习学天文”。家谱记载,到了清朝 ,取消了南京的特殊地位,把南京的一套政府机构全 部撤销,留在南京的温氏一支不得不改行,或习商贾 ,或习儒业,并逐渐流散到江西、武昌、重庆等地。 重庆一支“接续修补,以光彝典,以敦昭穆云”,用 编撰家谱来厘清血脉宗亲,传承家族遗风。 家谱记载,爸爸家一支是温小小的后代,十一世 祖温以臣于清乾隆年间迁入四川。爸爸的曾祖父温存 厚(号载之),是温氏第十四世孙,清时授武骑都尉 。同治九年(1870年)任四川忠州(县)千总。后自 研医学,无师自通,著有《温氏医案》等流传甚广。 爸爸的祖父温仁铨(号幼之)在同一兄辈六人中排行 最小,属幺房。清时授同知衔,早期加入同盟会,参 加辛亥革命,民国初任四川忠县征收局局长,也算是 当时当地有权势之人。后因病逝于忠县任上,年仅47 岁。按家谱排秩,爸爸这一辈已经是温家的第十七世 孙了。 关于这个家谱,我们小时候依稀也有记忆。它是 典型的线装本,宣纸、蓝皮、竖排、册页、订线。书 签上赫然写着“金陵温氏家谱”,装帧庄重、典雅, 古色古香。家谱原来有一正一副两个版本,存放在重 庆老家。有一年爸爸因事回了趟重庆,把家谱中的副 本带到了新疆,并且交给了当时新疆大学校长张东月 教授。爸爸讲,他把家谱给张校长,是因为当时中国 和苏联发生了意识形态和边界的纷争。爸爸想让搞历 史研究的张校长通过温家家谱来研究证明,历史上中 国曾经和西域各国保持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往来。我们 的家谱就是最好的例证。可叹可惜的是,这本家谱在 “文革”中被抄张校长家的“造反派”抄走了,最后 下落不明。后来温家人根据留存的另一本进行了复制 ,并绘制了家谱谱系图。一次爸爸的表弟温厚鸿来新 疆探亲,带来了家谱复制本。一方面表达对同辈长哥 (爸爸在“厚”字辈中排行较长,大家尊称“大哥” )的敬重,另一方面寄望温氏后世子孙都能知其来源 ,维系情感,弘扬祖德(20世纪80年代,新疆大学历 史系教授冯锡时看到了我们的家谱,经过研究撰写出 论文《由<金陵温氏家谱>看明初帖木尔帝国与明朝的 友好交往》,发表在《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近年,在十七世孙温厚鸿历经艰辛编撰的《金陵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