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作者: (美)兹维·本-多·贝尼特|责编:成华|总主编:韩志斌|译者:蒋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6.94
折扣购买: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ISBN: 978710807711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神学有其“遗失的以色列部落”,历史有其“遗失 的艺术”,爱荷华州约翰逊县有其遗失的记录,历史学 家也在沉思1859至1861年间约翰逊县的财政记录是如何 莫名消失的。在这个句子中,遗失的部落和“神学”这 个词语之间联系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其中有很多事实 。十个遗失部落的神秘魅力来源于它们的永恒之泉,也 即它们的神学意义及其所产生的神学焦虑。它们的缺席 对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有(不同的)重要意义,其神学意 义是多方面的。 任何关于部落的讨论和它们所激发的探索必须以《 圣经》叙述为基础,如提供部落历史的《圣经》故事以 及与之相关的预言。从教义信条的实践、根据上帝的语 言解释和塑造现实的工具来说,神学引导探索并塑造这 些部落。部落的力量是一种不可理解之物,就像丢失的 “神剑”,它坚信《圣经》叙事的权威性,也相信《圣 经》是部落故事的原始文本。 …… 同样,遗失感也根植于故事的历史核心。十个部落 曾出现在《圣经》的叙述中,但后来却完全消失了。这 个故事从一个民族被撕成两半开始,生动地回响在亚希 雅撕裂长袍的声音中。随后,一部分人被放逐到了其他 地方。这些碎片怎样才能被重新组合起来?贯穿整个故 事的遗失感与其说来自部落的终结,还不如说来自它们 的继续存在,但却是无法触及的存在。因此,这才是故 事中最真实、最痛苦的遗失,这不为人知的失踪部落的 历史,正在一个遥远又亲近但未被发现的地方展开。就 像以色列和犹大后裔的历史在不断展现,遗失部落的未 知历史也在静悄悄地随之出现。人们如果要探寻那段历 史,就必须跨越那条河,就是把那些平行的历史分隔开 的那条河。 犹大人的境况只比他们的北方同胞稍好一点。在公 元前586年的“巴比伦之囚”中,他们也遭到了流放。 然而,犹大流亡者并没有从《圣经》中消失。但我们从 来没有听说过这十个部落被放逐后的消息,在《圣经》 的叙述中,犹大人在巴比伦被囚禁时期的历史是清晰明 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巴比伦之囚凸显了那些早期流 亡者的消失。他们去了哪里,他们的故事后来怎样了? 与毁灭和流放的背景不同,预言为我们提供了某种 程度上的慰藉。无论是对那些在巴比伦流亡期间被放逐 的人,还是对那些早期被流放的人,他们都被许诺将得 到解救。《圣经》中的先知们告诫人们要为他们的罪孽 负责,但同时也向他们许诺了在未来某一天的回归。所 有伟大的先知——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都曾许诺结 束流放。他们强调,上帝不会忘记任何一个被流放的人 。 例如,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书》(31: 8)中宣 称:“我必将他们从北方领来,从地极招聚。”在这里 ,我们找到了林德罗夫北极故事的灵感来源。《以西结 书》(37: 15—22)详细地描述了耶和华怎样将犹大 和以法莲重新联合在一起。耶和华说:“我要将以色列 人从他们所到的各国收取,又从四围聚集他们,引导他 们归回本地。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 国,有一王做他们众民的王。他们不再分为二国,决不 再分为二国。”最著名的是,先知以赛亚说:“当那日 ,必大发角声,在亚述地将要灭亡的,并在埃及地被赶 散的,都要来,他们就在耶路撒冷圣山上敬拜耶和华。 ”(《以赛亚书》2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