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朝阳(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海上的朝阳(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作者: 叶圣陶|总主编:眉睫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9.90
折扣购买: 海上的朝阳(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ISBN: 9787305151507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副部长。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著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内容简介

客语 侥悻万分的竟然是晴朗的正午的离别。 “一切都安适了,上岸回去吧,快要到开行的时 刻了。”似乎很勇敢地说了出来,其实呢,处此境地 ,就不得不说这样的话。但也是全不出于本心。梨与 香蕉已经买来给我了,话是没有什么可说了,夫役的 扰攘,小舱的郁蒸,又不是什么足以赏心的,默默地 挤在一起,徒然把无形的凄心的网织得更密罢了,何 如早点儿就别了呢? 不可自解的是却要送到船栏边,而且不止于此, 还要走下扶梯送到岸上。自己不是快要起程的旅客吗 ?竟然充起主人来。主人送了客,回头踱进自己的屋 子,看见自己的人。可是现在——现在的回头呢? 并不是怯懦,自然而然看着别的地方,答应“快 写信来”那些嘱咐。于是被送的转身举步了,也不觉 得什么,只仿佛,心里突然一空似的(老实说,摹写不 出了)。随后想起应该上船,便跨上扶梯;同时用十个 指头梳满头散乱的头发。 倚着船栏,看岸上的人去得不远,而且正回身向 这里招手。自己的右手不待命令,也就飞扬跋扈地舞 动于头顶之上。忽地觉得这刹那间这个境界很美,颇 堪体会。待再望岸上人,却已没有踪迹,大概拐了弯 赶电车去了。 没有经验的想象往往是外行的,待到证实,不免 自己好笑。起初以为一出吴淞口便是苍茫无际的海天 ,山头似的波浪打到船上来,散为裂帛与抛珠,所以 只是靠着船栏等着。谁知出了口还是似尽又来的沙滩 ,还是一抹连绵的青山,水依然这么平,船依然这么 稳。若说眼界,未必开阔了多少,却觉空虚了好些; 若说趣味,也不过与乘内河小汽轮一样。于是失望地 回到舱里,爬上上层自己的铺位,只好看书消遣。下 层那位先生早已有时而猝发的的鼾声了。 实在没有看多少页书,不知怎么也朦胧起来了。 只有用这朦胧二字最确切,因为并不是睡着,汽机的 声音和船身的微荡,我都能够觉知,但仅仅是觉知, 再没有一点思想一毫情绪。这朦胧仿佛剧烈的醉,过 了今夜,又是明朝,只是不醒,除了必要坐起来几回 ,如吃些饼干牛肉香蕉之类,也就任其自然——连续 地朦胧着。 这不是摇篮里的生活吗?婴儿时的经验固然无从 回忆,但是这样只有觉知而没有思想没有情绪,该有 点儿相像吧。自然,所谓离思也暂时给假了。 向来不曾亲近江山的,到此却觉得趣味丰富极了 。书室的窗外,只隔一片草场,闲闲地流着闽江。彼 岸的山绵延重叠,有时露出青翠的新妆,有时披上轻 薄的雾帔,有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好些云,却与山 通起家来,于是更见得那些山郁郁然有奇观了。窗外 这草场差不多是几十头羊与十条牛的领土,看守羊群 的人似乎不主张放任主义的,他的部民才吃了一顿, 立即用竹竿驱策着,叫它们回去。时时听得仿佛有几 个人在那里割草的声音,便想到这十头牛特别自由, 还是在场中游散。天天喝的就是它们的奶,又白又浓 又香,真是无上的恩惠。 卧室的窗对着山麓,望去有裸露的黑石,有矮矮 的松林,有泉水冲过的涧道。间或有一两个人在山顶 上樵采,形体藐小极了,看他们在那里运动着,便约 略听得微茫的干草瑟瑟的声响。这仿佛是古代的幽人 的境界,在什么诗篇什么画幅里边遇见过的。暂时充 当古代的幽人,当然有些新鲜的滋味。 月亮还在山的那边,仰望山谷,苍苍的,暗暗的 ,更见得深郁。一阵风起,总是锐利的一声呼啸一般 ,接着便是一派松涛。忽然忆起童年的情景来:那一 回与同学们远足天平山,就在高义园借宿,稻草衬着 褥子,横横竖竖地躺在地上。半夜里醒来了,一点儿 光都没有,只听得洪流奔放似的声音,这声音差不多 把一切包裹起来了;身体颇觉寒冷,因而把被头裹得 更紧些。从此再也不想睡,直到天明,只是细辨那喧 而弥静静而弥旨的滋味。三十年来,所谓山居就只有 这么一回。而现在又听到这声音了,虽然没有那夜那 么宏大,但是往后的风信正多,且将常常更甚地听到 呢。只不知童年的那种欣赏的心情能够永永持续否…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