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了解历史

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了解历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了解历史
ISBN: 978780766649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周成王元年(前1063),太子诵继位。成王年幼 ,曾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 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取王位,传播流言,武 庚也谋划复国,与管、蔡结合叛周,纠集徐、奄、薄 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作乱。周公奉成王命东征,经 过三年战争,终于平定叛乱。武庚和管叔被诛,蔡叔 被流放。为了消弭殷商残余势力叛周的隐患,周朝首 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邑,即周朝的东都 洛邑(成周)。东都既成,遂迁曾反对周朝的“殷顽 民”于此,加以控制。同时,封降周的商贵族微子于 商朝故都宋地,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 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 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这样,殷商余民 遂被分割,逐渐服从于周朝的统治。 鲁庄公九年(前685)齐鲁乾时之战,鲁军失败 后,齐大夫鲍叔牙率领军队,代表齐桓公前往鲁国, 表达齐国意愿。公子纠是齐桓公的胞兄,齐不便亲自 处置,就请鲁国把公子纠杀掉。公子纠的辅佐管仲和 召忽是齐的仇人,请把他们交给齐国处置。于是鲁国 在生窦(今山东荷泽县北)杀掉公子纠,并将管仲、 召忽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遂自杀身亡。管仲 坐在囚车里随鲍叔牙返齐。到达齐、鲁交界的堂阜( 今山东蒙县西北),鲍叔牙放出管仲。回国以后,鲍 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是天下奇才。您若仅仅治理齐 国那么由高侯和我辅佐即可;您若要称霸天下,则非 管仲不可。齐桓公不记射中带钩之仇,以亲自出城迎 接之礼礼遇管仲,任命他为齐相,主持国政。 管仲相齐后,一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对齐国很 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 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 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 、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视 其肥瘠而分等征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 业发展的政策;在管理上,他主张礼法并用,礼以使 人知廉耻、法以使人守规矩。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 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 方针,以建立霸权。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 区的戎、狄进行抵御。前649年,扬拒泉皋之戎入侵 王室地区。此后两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派兵戍守王 都。前644年,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前661年狄人攻 邢(今河北邢台境内),次年灭卫(今河南淇县)。 其后两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恢复卫国,另建卫都于 楚丘(今河南滑县东)。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 的权力。前655年,齐军与诸侯军伐楚,迫使楚国向 王室贡送蚕丝(一说为包茅)。在葵丘之会的盟辞中 ,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允许以妾为嫡妻、 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目的皆在于维护周天子 下的宗法制度。所谓争取与国,是运用军事、经济手 段来取得中小诸侯国的支持。谭(今山东济南东)、 遂(今山东肥城西南)等国曾藐视齐国,被齐灭掉。 服从者来朝聘,齐取厚报。前651年,由齐国召集葵 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雍水来危害邻国, 不得有意不卖给邻国粮食。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政治家和 经济学家。他对内实行的参国伍鄙之制既巩固了齐桓 公的权力,又使整个国家井然有序,从而不但为齐桓 公首先称霸提供政治上的保证,而且对后世中国政治 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外推行的“尊王攘夷”政 策以尊崇周王号召民心,收到了“万国事朝,,的实 利结果。他在经济上实施的租税改革政策和发展手工 业、商业的政策在短时间内使齐国国力大为增加,为 其称霸准备了物质条件。管仲的这些政策使齐国即使 霸权衰落也仍然保持着大国的地位。 不仅如此,他还发展了齐国的文化,托名于他的 《管子》一书大多数就旱以他为首的齐国思想家的思 想结晶。 管仲当上齐国宰相后,倍感桓公既往不咎,用之 不疑之恩,倾全力报效齐国。他在协助齐桓公治理国 家的同时,以“尊王攘夷”的措施建立齐国的霸主地 位,甚至亲自实施这一措施。周襄王三年(前649) 夏天,王子带召集扬、拒、泉、皋和伊雒等地的戎人 攻打周朝都城洛邑,秦国和晋国派兵勤王.击败了戎 人。这年秋天,晋惠公派人与戎人谈判,希望媾和, 但没有成功。前648年冬天,齐桓公派管仲去完成这 一艰巨任务,管仲不辱使命,凭其过人的外交才干促 成了戎与周的和议。为酬谢管仲,周襄王以上卿之礼 款待管仲,管仲辞而不受,并对襄王说:“我只是一 个地位低贱的陪臣,君待我以上卿之礼,愧不敢当, 齐国真正的上卿是桓公任命的国氏和高氏。”管仲最 终只接受了下卿之礼。管仲的才智和谦逊深得各国人 的敬佩。 管仲(?-前64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独创 性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 ,颍上(今安徽颍上)人。他早年曾经商,后来从事 政治活动。初与鲍叔牙游,深得鲍叔牙敬重,后与其 分别当了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谋臣。在两公子争夺权 位的斗争中,管仲支持公子纠。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 公,听从鲍叔牙的劝告,捐弃前嫌,拜管仲为相。管 仲任事后,四十年如一日,尽心辅佐齐桓公除旧立新 ,成就了他的霸业。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