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心茶
作者简介
乔叶,原名乔先鱼,1968年出生,山西省左权县土门村人。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左权县作家协会副**,《左权文学》副主编。 2010年,长篇自传体纪实文学《我的左手扶住你的右手》出版并在全国发行,2013年再版,获晋中市文艺精品奖、第三届晋中文学奖。
内容简介
三 当她路过开满桃花或结满果实的桃树坡时,一个 美丽的传说就会出现在她的脑海—— 桃树坡曾经是一个村姑辛勤劳作的地方。她年轻 美丽而且勤劳善良,只因出身贫寒,便只能给大户人 家做奴。她年复一年地在山上放牛、纺线,风霜雨雪 没有休息的时*。她在山上*大的快乐,就是照顾* 伤的小鸟和小动物。她放的牛膘肥体壮,纺的线又细 又多。可是,有**她突然没有回去,当人们找到山 上时,她已经长眠在一棵桃树下,她的身上落满了花 瓣,众鸟低飞,百兽止步……她成了仙女。从此,这 里改名为娘娘庙洼…… 这个美丽的故事,给了她无限美丽的想象,她看 着蝶舞,听着鸟鸣,闻着花香,一点也不觉得累。从 那时候起,她就养成了不伤害一*一木的习惯,她觉 得所有生命一不管会走的还是不会走的,都是有灵性 的。 老姥姥家的村外,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她来 回走都要让花面驴在河边悠闲地吃会儿*,她在河边 悠闲地洗洗手、洗洗脸,和水*间的青蛙、蝌蚪它们 玩一会儿才肯赶路…… 可是,有一次她还没有进村,就有好多人告诉她 :“小闺女,你怎还敢一个人走啊?前边山上有老豹 哩。”他们说的就是连壁的山上。于是,她催着花面 驴一路小跑起来,直跑得驴和她都浑身冒汗…… 原来,自从连壁村的一个村民打死一只金钱豹之 后,每当夕阳西下,就会有好多豹子来围*村子,一 直嚎叫到半夜才肯离去。以至好长一段时间里,邻近 几个村子早早就关门闭户鸦雀无声。这让年少的母亲 感到了***的恐惧。 从此,老姥姥约莫她又来送煤的*子,就天天眼 巴巴地朝山梁上张望,直到看见她和毛驴从山梁上下 来,这才放下心来。到家后,赶紧给她端上热腾腾的 南瓜小米粥和豌豆糊糊,她就香甜地吃起来。这就是 当时*好的饭食。 当她回去的时候,老姥姥总要让她跟着出村担煤 的大人们走才放心。老姥姥就坐在门外的矮墙根,眼 巴巴地目送她和花面驴走过山梁。当她在山梁上回头 张望,老姥姥已成为矮墙根一个小小的黑点…… 四 母亲说,两个老舅都很少回家,偶尔回家一次, 走的时候唯独要带上一大包麻根,因为麻根从火上稍 微烧一下,就可以用来练习写字,两个老舅的一手好 字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大老舅名叫郭存林,后来做了 县里的干部;二老舅名叫郭尚林,后来做了地区的干 部。直到两个老舅把老姥姥接到榆次,她才不再去连 壁送煤。然而,脚印却把她的少年时光与那段路密密 地缝在了一起,成为她永不褪色的记忆…… 母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认字的,已经十六 七岁了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那时她已经用上了毛笔 ,而不必再用麻根练习写字了,偶尔看见谁的衣兜上 挂着一支自来水钢笔,那一闪一闪的挂钩让她眼馋极 了。但是,老舅用麻根练字的故事,她却念念不忘, 不仅传给了我们兄妹,还传给了她的孙子们…… 四十多年后,连壁村有一个女子嫁到了我们村, 她也姓郭,叫母亲姑姑,我叫她姐。姐每次回村,都 要去看母亲,母亲也特别想见她。 我知道,母亲是想听到*多关于连壁村的事。 姐说,连壁村的村里村外都修成了水泥路,春种 秋收,车能从院里一直开到地里;村里的老房子早就 没有了,家家都盖起了高大明亮的新房子。 姐说,她也给她的母亲和姥姥送煤,**每年都 给农民发煤票,沾**的光花不多的钱就可以拉很多 的煤,只是得早早到煤场排队,因为运煤的大卡车* 夜川流不息,去得晚了就装不上。她说一年送两三吨 煤就足够两家过冬了。一到夏天,村里人也用上了电 磁炉,屋子和城里的屋子一样干净。 母亲入迷地听着,如同听着又一个美丽的神话。 听着听着,不禁自言自语:“好——真好!那山、那 水要是还在——就*好!” …… 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