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共4册)](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0001550.jpg)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180.00
折扣价: 133.20
折扣购买: 大隋王朝(共4册)
ISBN: 9787010157856
曹策前,1941年6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警笛》和《中国故事》杂志主编,编审。作家。曾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过长篇小说《梦断危城》《滴血的天竺葵》,中篇小说集《龟山疑案》等。另有长篇小说《寻觅挹江人》《雾迷神农架》《罂粟谷》等,连载于《解放日报》《羊城晚报》《长江日报》《深圳晚报》《武汉晚报》等二十余家报刊。
第一回出家门餐风露宿睹民情入古寺断壁残垣遇 故知 光阴荏苒,一眨眼,过去十个年头,杨坚十岁了 。 十年间,华夏大地,仍是狼烟四起,各路豪杰, 你争我夺,战事频仍。 早年,北方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衰亡后,即 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两个朝廷。西魏占据关中及西南一 隅,由鲜卑宇文氏家族统治;东魏占据冀鲁和中原地 区。时下,西魏内部看似相安无事,东魏则为一个叫 高洋的汉人篡夺,并改元为齐。这还不够,就在西魏 和北齐这两个政权的更北边和西边的大草原上,则还 悬着突厥和吐谷浑等一干彪悍的游牧部落国,他们不 仅觊觎着关中和中原,相互亦常常厮杀得天昏地暗; 而沿长江两岸及以南的广袤地区,则为梁国所据。 话说,杨坚出生的西魏王朝,此刻,一个强势的 贵族团体已然成形。他们由宇文泰、元欣、李虎、李 弼、赵贵、于谨、独孤信和侯莫陈崇等八大家族组成 。这八大家族之首领,都是手握重兵的柱国大将军。 所以,西魏又被称为“八柱国家”。杨坚的父亲杨忠 ,则是属于八大柱国将军之一的独孤信旗下的一位大 将军。而目下,西魏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并不是皇帝 ,而是八大柱国中势力最大、在朝廷担任大冢宰(宰 相)的宇文泰。 宇文泰是个铁腕式人物。他凌驾于西魏文皇帝之 上,对朝政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故鼎新,在军队中推行 府兵制度,从而使西魏逐渐强大起来,并有能力与周 边邻国相抗衡。 不过,不管天下如何兵荒马乱,世事如何混沌, 却没影响到年幼杨坚的成长。他在冯翊般若寺出生后 ,仅过十日,就随父母回到武川镇的杨家宅院。 武川,虽为西北一镇,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主宰西魏,乃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一些人物,许 多都源出于此。而且,他们分别发迹后,仍将眷属安 置于此地。 按辈分排列,十岁的杨坚是汉太尉杨震第八代玄 孙,他的六世祖杨元寿为北魏武川镇司马。从那时起 ,杨家就在武川建了这宅子。而今,该宅一直是由杨 家的亲兵护卫着。所以,虽处乱世,而武川一带却看 不到战乱的痕迹,仿佛处于一片宁静的世外桃源之中 。 自杨坚出生之日始,笃信佛教的杨忠夫妇,就对 女尼智仙奉若神明,并把对儿子的抚养,全都托付给 了她。智仙提出:这孩子不能生活在兵丁、奴仆充斥 其间的大宅院里,需有一僻静处所,由自己独自抚养 。杨忠言听计从、欣然允诺,在离杨家宅院不远的依 山傍水处,按佛寺样式另建了一座精致的小院。进入 小院的黑漆大门,是一香气四溢、遍置花卉、摆放盆 景的小园子。穿过园子,步入房舍之堂屋,正面的神 龛上没有安放佛像,仅横搁一把宝剑,神龛的左右两 侧各置一兵器架,架上各插着刀枪剑戟等兵器。因此 ,堂屋并未用作礼佛之处所,而作了杨坚夏日和雨天 习武的地方。堂屋之后,正中是一长方天井,天井左 侧有两房,一为智仙卧室,一为其修行和教杨坚念书 的地方;天井右侧为杨坚的卧室和书房;天井的后面 ,亦有两房,一为灶屋,一为用膳之餐室。整个宅院 虽未供佛,却仍显一派道骨仙风。智仙将此屋名之日 “静水庵”。不过,这一庵名并未正式题写到院门上 去,仅在师徒口头叫叫而已。 宅子建成后,年幼的杨坚就随智仙生活于此。开 始,每日仍由吕氏夫人从杨家宅院那边来这里为孩子 喂奶。及至两岁,小杨坚完全断奶后,吕氏夫人就辞 别了儿子,回到京师长安的家中。杨坚长到五岁,智 仙开始教他识文断字,并习学武艺。 来自波观寺的智仙师傅,出家前,亦为官宦人家 子女。虽为女性,可她自幼聪颖好学,能识文断字; 出嫁不久,夫君不幸病故,因不堪婆母之虐待,才遁 入佛门。在波观寺里,智仙受到主持云霞大师的赏识 ,将她收为心腹弟子。她在云霞大师的悉心指教下, 不但对佛学有了较深的理解,还练得一身好武艺。因 有如此不凡经历,她才斗胆接受了抚养培育杨家长子 之重责。 可是,随着日子的流逝,小杨坚渐渐知事,近些 时来,智仙隐隐感到:孩子对习武非常投入,不惜气 力,甚至对每一动作,他都力求精益求精,并曾对师 傅常夸海口,长大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个大将军。而 对读书和背诵经书,却有点漫不经心,提不起精神。 有一次,师傅对杨坚说:“那罗延,咱知晓,你 很想像你之父辈,将来做个杀敌立功的大将军。可是 ,将军光有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大将军统率千军 万马,靠的是文韬武略和运筹帷幄之智慧!可是,人 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都写在圣贤书中呐,你 不用心读书,将来咋成大事!” 杨坚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从此,对读书上心些 了,要他背诵的东西,也都背得出来。不过,细心的 智仙仍然感到,若与习武相比,小杨坚对读书仍缺一 股钻研的精神。与此同时,随着杨坚一天天长大,智 仙还感到,一直在静水庵中过日子的他,十分单纯, 并养成了一些良好习惯,无论学业还是武艺,亦都打 下了一些基础。但,太过单纯,亦难成器。因为外间 是个充满血腥和杀戮之天地——而此一切,对于将门 家里的男儿来说,都是必将直面的!她思前想后,终 于作出一个非同一般的决定。 这日,在做功课之前,智仙对杨坚说:“那罗延 ,你十岁了,却还从未出过远门,咱想带你出去走走 ,去见见世面,你觉得如何?” “好呵!”杨坚一听,特别高兴。“师傅,咱早 就想出去瞧瞧外间的景致啦!” “可是,怎么个走法呢?师傅为此想了很久,却 想不出一个万全的好法子。”师傅故意用此话试探小 杨坚。 “此有何难?”杨坚一拍巴掌,说,“各人带两 套换洗衣裳,各骑一匹马,鞭杆儿一扬,不就出去了 吗?” “哪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智仙说,“外面兵荒 马乱,一个女子和一个小子骑着骏马,恣意逍遥,匪 贼见了,首先就会打马的主意。同时,还不知会遭遇 到什么更可怕的事儿呢。”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