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1.18
折扣购买: 民营企业四十年
ISBN: 9787519604363
1978年3月中旬,在东北辽阳还穿着军大衣的任正非 ,一到北京就感觉热得受不了。18日,去人民大会堂出席 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那天,他把秋衣秋裤都脱了,还是觉 得热。时隔30多年后,任正非仍记得,他当时是坐在人民 大会堂的最后一排,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500多名科技人员 一同参加了大会,其中35岁以下的只有150多人,参会人员 中有农民植棉专家吴吉昌,有让全国人都为之感动的报告 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主人公陈景润,还有很多靠边 多年和沉寂多年的老科学家。那时的他们,心中仿佛都有 一团火。 34岁的任正非,来自辽阳化纤总厂。由于该厂的化纤 成套设备是从法国引进的,他以解放军建筑工程兵的身份 ,在辽化自始至终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历任技术员、工 程师、副所长。而作为解放军选派的代表参加这次科技大 会的他还获得了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此刻,他自己都不 会想到,10年后,他漂泊到南方的深圳,以不足两万元起 家,创办了华为电子公司。最初,华为以倒卖交换机起家 ,正是由于任正非的技术人员出身,他没有在倒买倒卖这 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很快就走上自己开发产品的企业发展 之路,后来成为中国通信领域中最大的民营企业。那年的 科技大会,唤醒了很多人对未来科技的憧憬,也为后来的 很多知识分子下海注入内在的自信。 就是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做了石破天惊的讲话,提 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 ”的重要论断。 自邓小平1977年7月恢复工作以来,那一代中国人对 他有很多期待。在1978年3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当选全国政协主 席。三落三起的邓小平,由此回到中国政治顶层。而这次 科技大会,正是邓小平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后出席的一次重 要的全国性的大会,有很多老知识分子和老科学家也想见 见小平。 31日,在大会闭幕式上,由于郭沫若重病在身,无法 出席大会,大会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虹云来 朗诵郭沫若的书面发言——《科学的春天》。文章中最后 一段话是这样的:“春分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 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 拥抱这个春天吧!,,在当时,有多少中国人为这“科学 的春天”而热血沸腾!播音员饱含激情的朗读,刚开始下 面还鸦雀无声,一会儿,掌声Ⅱ向起来,慢慢学声连成一 片,最后,念几句就被掌声打断,当时播音员都念不下去 了。 30年后,当年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的吴明瑜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现在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 家都觉得是轻而易举的一句话,但是不知道这句话有千斤 重。当时把知识分子当成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自己人, 这是极其重要的,这在当时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 很多人都是受到这次科技大会的影响,并被邓小平在这次 大会上的讲话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