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山大学
原售价: 182.00
折扣价: 122.00
折扣购买: 狂侠天骄魔女(共5册)/梁羽生作品集
ISBN: 9787306043733
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生前任职于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他博闻多见,涉猎甚广,对历史颇有研究,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也很深,还下得一手好棋,写过不少棋评。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广泛,五十多年来,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从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开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笔”,他创作的武侠小说有35种之多。其中,《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是他的代表作。2009年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2008年11月7日晚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第一回 密约成空逢敌虏 旧情如梦散鸳鸯 家国两茫茫,诗酒佯狂。长安西望路漫漫。吟到恩仇 心事涌,愁上眉端。何处觅红颜?金缕歌残。伤心剑底起 波澜。自是情天常有恨,天上人间。 ——调寄《浪淘沙》 蝶舞莺飞,匆匆过了清明时节,江南春暮,北国正花 开。人道是“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似乎春光 偏爱江南,秋日独宜冀北,其实北国的暮春三月,却也别 饶佳趣,另有风光。 恰是清明节后的一天,冀北平原、蓟城北边的阳谷山 上,有一个少年,正在负手徘徊,引领遥望。这时,朝霞 未散,旭日初升,满山满谷的野花,在朝阳底下,分外显 得花光艳发,色彩缤纷。 但这少年却似无心观赏这绝妙的春光,但见他不时地 搓手搔头,一副焦急的神气。 他有什么心事?他在期待什么?不错,他正在心事如 麻,盼望着和他的心上人儿一见,因为他就即将离开此地 ,偷赴江南了。 为什么说是偷赴?因为其时正是南宋年间,南北对峙 、天下三分的时代。南宋偏安江南;长江以北的中原土地 和北方一大部分,则是女真族的金国所有;漠北则是新兴 的蒙古国家。这一年是南宋绍兴二十九年,金正隆二年( 公元一一五八年),南宋衰落,蒙古初兴,三国之中,以 金国最为强盛。 这少年名叫耿照,家住蓟城,正是离开金国的京城“ 中都”(即今北京)不过一百多里的地方。蓟城沦陷已久 ,他的父亲曾出仕金朝,做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前年病逝 ,目下只有老母在堂,他就是奉了母亲之命,要偷赴江南 的。他是官宦人家之后,文才武艺,出色当行,在本城素 受注视,这次偷赴江南,又携带有重要的物事,是以他母 亲千叮万嘱,叫他切不可泄露行踪。 但是,他却把自己南行的消息,偷偷地告诉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表妹秦弄玉。他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 猜,多少年来,早已是情性相投,私心眷恋,如今他潜返 故国,不知何日重来,又岂可不在临行之前,与心上的人 见一面? 可是,左等右等,心上的人儿还未见来!他跳上一块 明如镜台的圆石,这块石头是被当地人称为“望夫石”的 ,据说曾有一位痴情的女子,曾在这块石头上眺望她远方 的情郎,七日不饮不食,终至于死。他和他的表妹小时候 ,不止一次地在这石上嬉戏,他的表妹也曾自比过那痴情 的女子,也许今后她也会在这块石头上眺望他吧?但是如 今,却是他在这块石头上眺望她。他心中正在万想千思, 要在分手之前,要在这块多情的“望夫石”上,与她私把 姻缘定了。唉,但是眺望复眺望,他的心上人儿还是未来 ! 山风吹过,茅草猎猎作响,耿照眼光一瞥,只见那一 大丛茅草,似波浪般的起伏不定。初时还以为是被风吹动 ,但山风过后,茅草仍未静止,而且那“草浪”还在向前 延展,正是对着这块“望夫石”的方向,同时还有窸窸窣 特别收录首次与内地读者见面的图书插画大师、岭南画派名家卢延光、蒙复旦等手绘插图近千幅,弥补内地梁羽生武侠小说无插图之憾,极具收藏和阅读价值。 著名书法家黄苗子题写书名,著名画家、篆刻家张贻来为作品篆刻印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性。 对照多个历史版本精心编校,查漏补缺,被广大梁迷赞誉为“至今梁羽生作品最完美版本”。 装帧精美,封面珠光效果特色精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