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言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楚庄王当了国王后,整天**作乐,不理 朝 政。大臣和百姓只能在背后议论。 朝野上下的议论有一些传到了楚庄王的耳朵里。**,他宣布了一条 极 为荒唐的命令,规定凡是背后议论他和当面来多嘴的人都要杀头。大臣们 面 面相觑,遇上这么个昏庸的主子,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臣伍举来见楚庄王。这时,庄王手里正端着美酒,嘴里正嚼 着鹿肉,醉醺醺地在欣赏歌舞。看到伍举跪在面前,他眯着眼睛爱理不理 地 说:“你来有什么事啊?是要喝酒,还是要看歌舞?” 伍举心情沉重地说:“有人要我猜一个谜语,微臣愚钝,怎么也猜不 着,特来请教君王。”听说是玩猜谜游戏,庄王一下子来了兴趣,忙问是 什 么谜语。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五彩缤纷。可是整整三年,不飞不 叫,满朝文武,莫名其妙。请您猜猜看,这究竟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这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 三 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看吧!”伍举也明白了 楚 庄王的意思,高兴地退了出去。 几个月过去了。大夫苏从见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如故,既不 “飞”,也不“鸣”,照旧喝酒、打猎、欣赏歌舞,实在忍耐不住了,便 去 见庄王。 苏从一进宫门,就大哭起来。楚庄王不解其意,便问苏从为什么这么 伤 心。苏从回答:“我为自己就要死去伤心,也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 楚庄王很奇怪,问:“你怎么会死呢,楚国又怎么会灭亡呢?”苏从 说:“我想劝诫您,您不听,一定要杀死我。你整天欣赏歌舞,打猎游玩 , 不理朝政,楚国的灭亡不就在眼前了吗?” 楚庄王听了大怒,骂苏从明知要死,还来劝谏,真是傻透了。苏从十 分 沉痛地说:“我是傻,可您比我*傻。我死后会得到忠臣的美名,可是楚 国 一旦灭亡,您就成了**之君!您不是比我*傻吗?我的话完了,您要杀 就 杀吧!”说罢,就昂首走向站在一旁的侍卫。 侍卫正准备将他拖下去,只听一声“慢”,楚庄王突然站起来,激动 地 说:“大夫的话全是忠言,我一定照你说的办。”随后,他便下令解散了 乐 队,遣散了舞女,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 这只三年不飞的大鸟终于起飞了。楚庄王先是整顿内政,起用有作为 的 人,把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去。同时还改革政治,扩充*队, 加 强训练。 不久,他出兵灭了庸国(今湖北省竹山县一带);然后又先后打败宋国 、陆 浑(今河南省嵩县东北部)的戎族。陈兵向鼎于周郊,以示有吞周之意。此 即“向鼎”一词的由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两国*队在 邲 城郊外大战。结果拥有600辆兵车的晋国大*,几乎全*覆灭。 此后鲁、郑、陈、宋等中原**先后归附楚国,楚庄王遂称霸中原, 成 为春秋时代的又一个霸主。 相关链接——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霸,历来有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间和越王勾践。 还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只是一种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春秋的**霸是齐桓公,他在公元前685年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进 行 了一系列改革,国力迅速强大。于是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诸侯 国 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朝派人参加并 承 认了其霸主地位。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想做霸主。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 君 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因此他以盟主自居,但 是 楚成王命楚兵把他拘押起来。急功近利、空讲仁义是他失败的地方,但他 以 仁义待人,又被时人敬为霸主。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等国*队围*宋国都城商丘。宋 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联合齐、秦两国,又改善了同曹、卫的关系, 孤 立楚国。楚国令尹子玉大怒,发兵*晋。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