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82.80
折扣购买: 哲学的鲁迅
ISBN: 9787100218535
俞兆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学报》主编、福建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日本九州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联合报》系等访问学者。已出版《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等十二部学术著作;在《文学评论》等海内外文艺刊物上发表两百余篇学术论文,数十次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所转载。主持和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等多项。获福建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厦门市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鲁迅为拯救民族衰亡,启蒙国民“自觉”,论及“立人”时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强调接纳世界之新近思潮,继承传统之有益血脉,两者聚合一体,“别立新宗”,方可使“沙聚之邦”的古国,转为“人国”,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从自我个体的视角,鲁迅亦深切感受到:“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于是觉醒,挣扎,反叛,要出而参与世界的事业——我要范围说得小一点:文艺之业。”\ 于是,觉醒的鲁迅敞开胸襟,以充满自信的“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以广博厚重的中国经验,“同化”对象,拓展新路。鲁迅曾给几位现代名人寻出“家谱”:“梁实秋有一个白璧德,徐志摩有一个泰戈尔,胡适之有一个杜威”,那么,鲁迅自己呢?1932年,他为一位青年作者的诗学论著所写的“题记”有以下之语:“纵观古今,横览欧亚,撷华夏之古言,取英美之新说,探其本源,明其族类,解纷挈领,粲然可观”。这,亦可成为寻索鲁迅哲学思想的导向。 拙著取名为《哲学的鲁迅》,并非去论证鲁迅是位哲学家,而是从哲学的视角去审视他,企望能“探其本源,明其族类”,追溯鲁迅思想与外部世界哲学思潮之关联。如与严复的哲学、社会学译著(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与卢梭哲学、与尼采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等的关联等,追索其内在血脉之贯通,融合新知之悟觉;力求阐明鲁迅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及其相应的历史地位。 " 追溯鲁迅思想与外部世界哲学思潮之关联,追索其内在血脉之贯通,融合新知之悟觉 。鲁迅研究已逾百年,其研究资料整理的系统与完整,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首屈一指,鲁迅研究已是硕果累累、卓见迭出,本书作者意欲在此基础上有所推进,侧重于运用“以鲁证鲁”“以鲁解鲁”,即以史料实证为前提,以经验归纳为逻辑原则的文学研究方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鲁迅的思想观念,让读者真正理解鲁迅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让读者深刻领悟鲁迅的论著何以在今天仍具有如此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