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Ⅰ)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
作者: 廖信忠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90
折扣购买: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
ISBN: 9787516815663

作者简介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内容简介

出生在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我是1977年生人。20世纪70年代末的台湾,整个 社会气氛都是怪怪的,就像是一只气球,随时都可能 破掉,但就是破不掉的状态。重大基础建设都快要完 成,经济开始腾飞,但大家都在等那种“冲破”的气 氛。 这段时期的台湾,用后来官方一些政令倡导的文 章来形容就是“风雨飘摇”。在台湾当局代表被赶出 联合国后不久,接着就是1978年底的美国与台湾当局 “断交”。人心惶惶的社会气氛下,有办法的人当然 都先跑到别的国家去了。而台湾当局不断地告诉大家 要“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应该说,在更早的时 候,从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到20世纪70年代的这几 十年里,岛内反对人士始终站在国民党对立面,却如 狗吠火车般无用,甚至给自己带来危险;到了20世纪 70年代,虽然内外交加之下岛内形势风起云涌,要求 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那个“党即一切”的年代 ,社会上反国民党的声浪也从小涟漪成为小水波,越 来越大,但国民党仍然坚持一贯的统治态度,因此这 几年风波不断,草民如我家,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某 些事件里面。 我的生日在11月,而我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是在当 年的3月29日。我年纪大一点儿时发现其中似乎怪怪 的,因此动不动就爱跟我妈开玩笑:“乖乖,原来我 是早产儿啊……”我妈那种保守的女人当然每次都被 我逗得无话可说。 简单说一下我爸。他是台湾中部云林县人,云林 在传统上(甚至现在)和大家的心目中都算是乡下, 传统的农业县。但也因为是较穷困的地方,所以民风 也较彪悍,大家一提到云林,就不由得联想到黑道的 故乡。而我妈是台南人,台南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 区,因此文化气氛浓厚,传统上大家也认为台南人很 有钱。 我爸就跟他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年轻时就 到台北打拼,他本来在药厂做销售员,后来一直做到 台湾北区的销售主管。在台湾高速公路刚建成,没什 么私家车在跑,又被讥讽为养蚊场的年代,他就已经 买了车子,算是那个年代很普遍的从乡下来到台北, 努力走向成功的商人典型。而我妈,年轻时在台南就 自己开了一个打字行,刚好在我爸的台南总公司旁边 ,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 在他们结婚,即我出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976年 ,我爸已经在台北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并住在台北士 林的旧家,这是我3岁前住的地方。 这年年底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台的“王幸男邮包爆 炸案”,对象是当时的台湾省“主席”谢东闵,邮包 炸伤了他的左手手指。这件震撼国民党党政高层的邮 包爆炸案,据我高中时的老师回忆,在那指纹还无法 用计算机辨识的年代,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被动员去清 查核对,也就是逐一清查核对全台湾已服役男子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