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莎士比亚(精)/理想国
ISBN: 9787549563555
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1917—7993),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此外拥有诗人、作曲家、剧作家、语言学者和评论家等多重身份,小说代表作有《发条橙》、《尘世权力》,马来亚三部曲以及虚构莎士比亚情爱生活的《一点不像太阳》。
序幕 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登上英国王座,时年二十 五岁,那是我们视为她最伟大臣民的那个男子诞生前 约六年。她是亨利八世与安妮.波琳所生的女儿。亨 利王执意娶那位年轻女子为妻,终于造成英国王室离 异和立新教为国教的一:段历史。在英国和异邦的天 主教徒眼中,伊丽莎白无权继承王位,因为她不是合 法婚姻所生。然而,西班牙国王本人虽说不久便成为 伊丽莎白的死敌,眼下却是支持她:不让信奉新教的 伊丽莎白登基,就要让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 即位,而玛丽是嫁给法国皇太子的。法国和西班牙这 两个天主教大国之间的争斗,使信奉新教的英国得以 幸免于纷扰。等到法国皇太子去世,西班牙可以放手 以天主教反改革派的名义征服英国时,英国已强大得 无法征服了;不过,这一点是两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艰 苦斗争才得以证明的。 伊丽莎白青年时代的英国缺钱少船,兵力不足, 穷得对外无以御敌自卫,对内难以制服政敌;所谓政 敌,主要是那些认为她的新教主张走得太远和那些认 为她走得还不够远的人。英国的全部岁人仅及五十万 镑,根本无法维持一架名副其实的专制主义机器,包 括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秘密警察系统。伊丽莎白若想稳 坐王位,达到安内以及攘外的双重目的,只能运用诸 如狡黠、魅力和外柔内刚等个人禀赋。她具有男子的 头脑和女子的心术。 伊丽莎白是个有学识的女子,通晓语言学、神学 、音乐、诗歌,酷爱戏剧、露天表演、狩猎和舞蹈。 她聪敏过人,始终不愿结缡,而是以其未婚女子(称 为“处子”)之身作为诱饵,作为武器。她继承了父 亲的倔强执着的品格和爱国热忱,摈除了他的暴戾脾 性。她继承了母亲的妩媚和妖娆,摈除了她的愚鲁和 轻率。伊丽莎白头脑清醒,因而能够保住自己的脑袋 。她也始终守住了自己的一颗心,不让任何男子掳去 。苏格兰女王先是心被掳去,接着脑袋也丢了。伊丽 莎白是即位四十五载之后才尽其天年的。她幸而有诸 如威廉.塞西尔勋爵’、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 ’等大臣的辅弼,而这些人也有幸得到她的恩宠。 伊丽莎白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执掌朝政,但是她并 不热衷于使用专制的手段。她曾对国会说:“我感激 上帝赋予我如此品格,使我即便是被剥去衮服逐出王 国疆界,依然可以穿着荆钗布裙,在任何信奉基督的 土地上生活。”她珍惜自己的个性,也珍惜他人的个 性,只要这种个性能够用于增进本国的利益。在她的 治理之下,英国变成了赫赫海洋大国。个人的占有欲 磨砺着人们的航海本领,那正在开拓的新世界有大量 的财富,等待着勇敢、好奇的人们去占有。在这种占 有欲中注入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于克兰默’祈祷书的爱 好,便可获得一支足以荡平拥有任何数量不可战胜的 无敌舰队的海军。 英国一度处于世界的边陲。如今美洲大陆被发现 继而开拓为殖民地,英国成了世界的中心。英伦三岛 上的居民重新感到了自己的重要,重新感到了自己的 力量,激发起一种热情和活力,一种简直是亘古未有 的对于生活的热爱。甚至对于自己的语言,那遥远的 、一度被冷落的方言,也引以为豪,并且渴望造就一 种堪与当时的意大利文学媲美,甚而接近古罗马文学 的英国文学。英语本身也在熔炉里熔炼——它不是一 成不变的、高雅的、由大学才子们控制的语言,而是 粗犷的、丰富的、随时准备进行任何探险使之更加丰 富的语言。英语就像是那艘“金鹿”号航船’。 这是有利于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诞生的时代。 P7-9 <p>★哈罗德·布鲁姆曾评价:“不管你是谁,身在何处,莎士比亚总是在观念上和意象上超过你……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括他。”</p><p>★“一个天才来看另一位伟大的天才,一眼就看见了”:英国著名才子型作家、《发条橙》作者安东尼·伯吉斯,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英语作家画像——莎士比亚的创造才情如何在时代与特定环境的激励下脱颖而出,成就不朽?伯吉斯精彩诠释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使读者在新的光照下认识这位不世出的天才。</p><p>★历史学家的严谨和小说家的智慧,匠心独运再现诗圣:“莎士比亚就是我们自己”——安东尼伯吉斯以小说《发条橙》闻名于世,同时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传记作者,专长乔伊斯、莎士比亚研究。伯吉斯在本书中紧扣史实,但决不让读者忘记他也是莎士比亚的同行,一位讲故事的能手。</p><p>★一部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史——伯吉斯以对英国历史文化的博学著称,书中谈到许多生活在莎士比亚时代的作者、戏剧演员、贵族,历史地透视那个年代及其社会政治背景,再现了一个优雅与激烈、凶残与爱美兼而有之,“一切都带着天才色彩”的伊丽莎白时代。</p><p>★亦庄亦谐,骨灰级“莎粉”勘破玄机——伯吉斯身为全能型“鬼才”、文字玩家、奇趣猎手,自然不会放过他的文学英雄莎士比亚,关于诗圣的诸多发现和奇思异想令人惊叹。例如钦定本《圣经·诗篇》第46篇,从头数到第46个词是shake,倒数第46个词是spear,1610年,圣经译本做最后的润色,而这一年莎士比亚(Shakespeare),刚好46岁。这是绝妙的巧合,还是莎士比亚存心让自己永垂青史?</p><p>★经典译文,精译精校——王佐良曾评价本书文字纯粹、运用巧妙,行文“如繁复的织锦,有一种厚度”,伯吉斯又喜欢征引用典,很难翻译。本书译者刘国云教授中英文造诣俱深,译文流利可诵,典雅隽永。全文精校,并针对伊丽莎白和詹姆斯朝的历史人物事件添补注解,莎剧台词均加注标明出处,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找原著,扩展阅读。</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