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喝3分钟爱上中国茶

好喝3分钟爱上中国茶
作者: 茶的故事|责编:倪敏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好喝3分钟爱上中国茶
ISBN: 978757130950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药用、食用、饮用, 茶的数千年历史总结 茶是中国人最熟悉的 健康饮料,它来自于一种 山茶科常绿植物的鲜绿叶 片。茶在历史上扮演过很 多重要的角色,它是一味 清热解毒的药材,它是文 人写作的主题,它也是稳 固边疆的重要战略物资; 它救过无数人的性命,它 也曾让各民族为之大打出 手,爆发战争。 药用:茶与中药的不 解之缘 茶走上历史舞台,要 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 传说神农氏就地煮水 ,旁边树上的叶片偶然飘 落入锅中,让原本平淡无 奇的水有了味道。人们饮 用后神清气爽,焕发神采 ,由此发现了茶树的存在 。不过那时的茶还叫“荼 (tu)”。《神农百草经 》中说,“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神农究竟有没有中这 么多毒,无可考证,不过 至少说明一件事:茶是有 药理作用的。 曾有人猜测,当人还 住在山洞里,每天需要在 树林中捕猎时,就已经能 认出茶树了。这可是一个 必备的技能,因为人们外 出需要多日才能返回,对 各种功能性的植物要非常 了解才能生存下去。茶树 的叶子可以直接放在嘴里 咀嚼,让头脑保持清醒, 同时满口生津,清热解毒 。将茶叶嚼烂后敷在伤口 上,还能杀菌消炎,实在 是山中生活必备良药。 于是茶叶成为一种药 材,被广泛使用在药方中 。然而当时茶叶还是不易 获取的,要像采药一样去 山里寻找。直到3000年前 ,在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上 ,一位叫吴理真的道士成 功将茶树品种驯化,让茶 成为一种农作物。 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 事情,一种野生植物转变 成可种植的经济作物,要 克服非常多的困难,比如 长势、抗病抗虫、应对恶 劣天气等。在现代科研条 件下,想要培育一个新品 种都需要好几十年的努力 ,可想那时的艰难。 食用:从吃茶到饮茶 虽然,种植茶树让更 多的人喝茶成为可能,不 过,此时离人类优雅地品 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民 以食为天,精神富足的前 提是要填饱肚子,因此, 茶叶在成为国民饮料之前 ,是先被作为一种食材使 用的。由于它药效温和, 能够和其他食物一起做成 菜,每天吃都没关系。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 ,人们将茶和其他植物的 叶子捣烂,加上米饭、肉 末等,做成一道凉拌饭食 ,这种饮食习惯持续了上 千年。1973年,长沙马王 堆曾出土用茶叶做成的苦 羹,有专家认为这种苦羹 就是用茶与米做成的茗粥 。如此说来,秦汉以前人 们食茶已成普遍的习俗。 到了唐代,即使茶文化盛 行,已经开始煮饮茶叶, 但人们依然习惯在其中加 盐、姜、橘皮等。 在华南地区,以客家 人为主传承下来的“擂茶”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擂茶 一般用大米、花生、芝麻 、绿豆、食盐、茶叶、生 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 成糊状,冲入开水和匀, 加上炒米,清香可口。日 常发热感冒、头痛等,喝 一碗热乎乎的擂茶,食疗 效果明显。曾经老百姓因 为各种原因南迁,可在中 原就有的茶食习惯没有改 变,而且味苦清凉的茶, 帮助了客家人民抵御南方 的瘴气,免了许多疾病之 苦。 烹饪的发展其实在慢 慢地带动茶叶的饮用,以 前人们只会煮、烤这些简 单原始的烹饪方法时,茶 叶的味道是相对单一的。 当人们学会蒸之后,慢慢 有了蒸青绿茶出现。蒸汽 的高温杀死茶叶中的活性 酶,叶片保持鲜绿而不会 变红,口感清苦爽口。绿 茶由此诞生,并且在唐宋 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代时兴煎茶煮饮, 将茶叶炙烤、研碎后再煮 ,还要加盐或姜调味,这 在陆羽的《茶经》中得到 了充分的展现。至宋朝时 ,则将茶直接磨成细腻的 粉末,放入碗中,注入热 水后搅打,产生丰富的泡 沫后,连汤带水一起饮用 ,被称为点茶法,这与现 在花式咖啡的奶泡十分相 似。这一方式由日本大广 心禅师在杭州径山寺习得 ,并带回日本,逐渐演变 为仪式感极强的日本茶道 ,蒸青绿茶和由其演变而 成的抹茶,成为日本饮茶 的主流。 在中国,点茶法还顺 势将建盏流行起来,这是 一种产自福建南平的深色 茶碗,它最适合点茶后观 赏绵密的泡沫。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