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106辑)

老照片(第106辑)
作者: 编者:冯克力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50
折扣购买: 老照片(第106辑)
ISBN: 97875474179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甲子的未亡人》书中一句话,也是张敏 之家人从大陆去澎湖后的境况。 1949年6月上旬,张家随同山东流亡师生抵达澎 湖,由大陆渡海而来,欲避开岁月的险恶,却迎面撞 上了无妄之灾。9月15*,张敏之因抗命*方强征学 生入伍,被澎湖防卫司令部关押囚禁,*方施以刑讯 逼供,捏造“罪名”,又于11月移送台北保安司令部 侦办。随后,张敏之的夫人王培五女士便带着六个未 成年的儿女去了高雄友人家中暂时落脚。王培五明知 丈夫的罪名是“莫须有”,起初以为到**后便能为 他洗清,奔走台北以图斡旋营救,先是求援于张敏之 昔*的恩师,时任“***司长”的崔唯吾。崔的太 太是“国大代表”,王培五在求援信中说:“生以孤 立无援,叩天乏术,敢乞吾师代为剖白,设法营救, 倘蒙为力,请派代表前来,拍电已属无及。临表涕泣 ,不知所云。”崔唯吾邀集了山东来台的“省府委员 ”“议会议长”“立法委员”“国大代表”等要员名 流,联名致函,向当时***有权势的陈诚、彭孟缉 陈情鸣冤,未得到任何回复。做过山东省参议会议长 的裴鸣宇老先生,奔走各方,提出了26项对被告有利 的证据,指出判决书14项错误,也于事无补。当年12 月11*,张敏之蒙冤罹难于台北马场町,成了这里* 早的一批政治殉难者。此处两蒋时代施以“**暴力 ”的死亡之地,现已辟为“马场町纪念公园”,新建 的纪念碑*:“1950年代为追求社会正义及*** 之热血志士,在“**”时期被逮捕,并在这马场町 土丘一带*决死亡。现为追思死者并纪念这历史事迹 ,特为保存马场町刑场土丘,追悼千万个在**牺牲 的英魂,并供后来者凭吊及瞻仰。”死难者的英魂亡 灵*到礼遇,标示了**社会**取得的进步,也是 对为追求社会正义而献身的志士们的告慰。 张敏之遇害的次*,暂住高雄气象站的子女们尚 不知情,母亲去了台北。当张彬看到当天报纸上登载 的一行“**岂容奸*潜匿,七匪谍昨伏法”的粗大 黑体字时,不知所措,浑身发抖,他猛然意识到再也 见不到温良慈爱的父亲了。他赶紧去找姐姐张磊,姐 姐也已知道了噩耗。收留他们的管伯伯无奈地说:“ 长官交代,这里是不能再住了,容留‘匪眷’会招来 麻烦。”张磊央求说:“让她和弟弟妹妹多住两*, 妈妈回来就离开。”六个孩子焦虑地等着母亲的归来 。仅比张彬长一岁的大姐对大弟弟说:“彬啊,你是 长子,以后这个家,就要靠你了。”张彬听了,心中 *加沉重与茫然。巨大的创痛延至**,张彬说,他 从来不想去看任何与父亲有关的书籍和影像资料,一 看就有锥心的疼。 两天后,匆促料理完丈夫后事的王培五回到高雄 ,带上一家人就此开始了逃难生活。王培五在高雄火 车站找到张敏之昔*的一位学生,说明了身背“匪眷 ”之名有可能给他带来的麻烦,这位年轻人痛快地答 应师母一家先安顿下来。可是没多久,“警总”人员 尾随而至,以解聘相威胁,张家只好离去。前路茫茫 的寡母走进了教堂祷告,这位虔诚信仰基督教的女性 ,在走投无路中冀望于神的护佑。接待他们的牧师甚 表同情,清理出一间小房子,安置下母子七人。随后 麻烦又来了:当局限令离开。难道上帝的使者也在无 孔不入的威权面前胆怯了?妈妈那么虔诚地信奉上帝 ,妈妈不生气吗?幼小的张彬这样想。这位坚强的女 性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堂,没有抱怨,没有丧气,她的 坚强与忍耐让一家人等来了转机。张敏之昔*的同学 李先良,从台中发来电报说,前青岛保安旅高芳先将 *率部驻扎彰化,愿意照料张家母子。高芳先擅武术 技击,先是组织民间抗*武装大刀队,让*伪*闻风 丧胆,山东抗战期间有“崂山之狮”的称誉,后改编 为正规*,虽一路擢升至少将师长,仍不改江湖侠气 。张敏之担任青岛市参议期间,为高芳先上过课,高 感念旧谊,在故旧家人落难之时伸出援手。 P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