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作者: 武芳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唐诗三百首
ISBN: 9787569924473

作者简介

武芳, 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古籍整理与保护相关工作。

内容简介

登幽州台①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②,后不见来者③。 念④天地之悠悠⑤,独怆然⑥而涕⑦下。 【注释】 ① 幽州台:蓟丘,又称蓟北楼,在古燕国国都,燕昭王为招纳贤士而建,唐时属幽州。② 前:过去。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贤人。③ 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任用贤能的贤明君主。④ 念:想到。⑤ 悠悠:形容时空辽阔无际。⑥ 怆然:悲伤的样子。⑦ 涕:眼泪。 【导读·点评】 本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是一个有抱负、有才能的诗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多次上书论政,指陈朝政得失,为武则天所赏识。武攸宜征讨契丹,他随军担任参谋。武攸宜出身权贵,不懂军事,他屡次献计献策,也都不被采纳,反而被降为军曹。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有感而作《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失意,语言苍劲悲凉,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前三句俯仰古今,穷极天地,但觉宇宙浩渺无垠; 第四句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推出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诗人形象,表现了其博大的胸襟和强烈的孤独感,极具艺术感染力。 梦游天姥①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②,烟涛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④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⑤,身登青云梯⑥。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⑦。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⑧岩泉,慄⑨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⑩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① 天姥(mǔ):山名, 在今浙江新昌县境。② 瀛洲:古代传说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③ 烟涛:烟波。波涛渺茫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隐约,迷离,引申为渺茫。信:确实,实在。④ 渌(lù):清。⑤ 谢公屐:据说谢灵运为游山时行动便利,曾特制一种有齿木鞋,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⑥ 青云梯:指高入云霄的陡峭的山石级。⑦ 天鸡: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中有大树名桃都,枝与枝相隔三千里,上有天鸡,每天曙光照到树上,天鸡便叫,于是天下的鸡也跟着叫起来。⑧ 殷:动词,震动。⑨慄:使…… 恐惧。⑩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列缺:闪电。霹雳:雷鸣。? 青冥:天空。? 云之君: 云神。泛指云中的神仙。? 魂悸以魄动:魂魄悸动。? 向来:刚才。? 白鹿:指传说中神仙坐骑。? 摧眉折腰:低眉弯腰,是卑躬屈膝伺候别人的姿态。 【导读·点评】 这是一首记梦诗,诗题又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是李白将由东鲁南游吴越,在行前向朋友们告别时所作。作者借梦中游览仙境天姥山的奇幻情景,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淡泊名利、摆脱尘俗桎梏的、不卑不屈的精神。全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海客”八句,因越人介绍天姥山的高大雄奇而对它热烈向往。第二段“我欲”三十句,因热烈向往而“梦游天姥”。这一段把梦境写得变幻离奇,令人惊心动魄。第三段“世间”七句,写诗人梦醒后的感慨,也是这首诗的重点,诗人的创作意图呼之而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充分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决不妥协的叛逆精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① 辅三秦②,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 无为⑤ 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① 城阙:即长安城。② 三秦:项羽曾把关中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所以“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③ 宦游人:离别家乡到外地求官的人。④ 比邻:靠近的邻居。⑤无为:不要。 【导读·点评】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王勃在长安送友人去四川时所写,劝勉即将离别的友人不必伤感,“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首联景中抒情,暗示与友人今后相距遥远,会面很难。颔联点题,抒写彼此惜别之情。颈联是全诗的核心,虽天各一方,但友情持久不变,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落脚“送” 字,勉励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千古传诵名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里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与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力量。 1. 内容上,本丛书采用“原典+注释+导读·点评”的形式,注释准确简明,点评明白晓畅。不仅让读者更好领会经典的内涵,这样的架构方式也更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既立足经典,又兼顾了历史传承与当代人的需求。 2. 每册图书配以精美插图,排版简约精致,简体横排,稀疏有秩,读起来非常轻松。 3. 装帧典雅,双封裸脊,具有古典韵味;特殊工艺,考究用纸,简约大气,封面图片烫彩色漆片,书名烫黑色漆片,封面用深黄大地纸,富有肌理感,内封用牛皮纸,具有历史感。 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深远。本版本编法成功务实,篇幅简易适中,是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陶冶国人性情有很大的帮助,是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5.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要求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篇目,共列入36位名家64篇作品。可见古诗词是现代中国人必备的文化素养,是国人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学校教育阶段就开始注重。要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