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智慧大全集(特惠超值版)/三最丛书

历史的智慧大全集(特惠超值版)/三最丛书
作者: 王宏仪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19.60
折扣价: 15.20
折扣购买: 历史的智慧大全集(特惠超值版)/三最丛书
ISBN: 97875470116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秦始皇赢政 秦王赢政(前259~前210),出生在赵国的邯郸。赢政从小受尽苦难,登 基以后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始皇生性残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但他又能虚心纳谏,颇有容人 之量。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坑儒,行酷法苛政,役使天下臣民 如役狗,有人称他为天下第一暴君。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置郡 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历两千年而不衰, 功莫大焉,因此有人又奉他为千古一帝。 抓住潜在的机会 经商多年的吕不韦目光敏锐,秦国人质异人在他的眼中不啻于一件无价 之宝。于是他孤注一掷,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将异人扶上了王座,自己也获 得了终身的富贵。很多人总是抱怨缺少机会,其实机会无处不在,关键是有 没有发现潜在机会的敏锐目光和全身心投入的勇气。 战国时期,六国争雄。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采纳范雎“远交近攻” 之策,韩、魏成为秦国第一批打击目标,赵国则是远交的目标,两国互换人 质,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出质于赵国。人质的身份本来就不高,异人出质的背 景使他绝不会受到赵王的礼遇。异人的生母夏姬得不到太子安国君(后来的 孝文王)的宠爱,子以母贱。正当异人穷愁潦倒之际,他在赵国碰到了吕不 韦。 吕不韦,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国从事商业活动, 洞悉各国统治集团内部和各国之间的政治风云。吕不韦与异人进行了一番意 味深长的探讨,发现如果设法将异人立为国君,获利将是无数。于是,他决 计在异人身上进行一次赢利“无数”的政治投机。 吕不韦入秦后,知太子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无子,故先 对华阳夫人的姐姐贿以珍宝,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向华阳夫人进言,劝说华 阳夫人收异人为儿子,并请求太子立他为继承人,这样终身可享尊荣,将永 不失宠于秦。此言正中华阳夫人的心病,于是就对安国君大吹枕边风,最后 安国君终于立异人为继承人,改名子楚。 公元前260年“赵家豪女”嫁给子楚,并孕有一子,此子生于正月,故 名政(正),叫赵政。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后来赵秦两国失和,赵王欲杀子楚,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仓皇逃出 邯郸。赢政和母亲在邯郸朝不保夕,东躲西藏。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秦昭襄王在成阳死去,太子安国君即位, 是为孝文王,孝文王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至此,子楚的秦国储 君地位已完全被法定化。因为政治的需要,秦赵两国再度和好。于是,随母 躲藏了6年的赢政,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秦国的土地。 小不忍则乱大谋 (面对大权旁落的糟糕局面,年轻的赢政并没有急于求成。他充分利用 吕不韦与嫪毐的矛盾,先将嫪毐除掉。等到自己羽翼丰满,再把吕不韦的势 力一举铲除。25岁的赢政终于完全执掌了秦国的政权。古有明言:“小不忍 则乱大谋。”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如果一味逞强终究自毁前程,会失去长 远的利益。) 50岁的孝文王在服孝一年后,正式即位仅3天就去世了,子楚即位,是 为庄襄王。庄襄王享国也仅有3年,随后13岁的赢政继立为秦王,吕不韦由 丞相尊为相国。因秦王年少,国家大事表面上由太后、相国共同主持,实际 上军政大权皆由吕不韦操纵。眼看秦王政逐渐长大成人,这时的吕不韦想稍 稍收敛,一则已渐渐年老体衰,二则害怕他和太后私通被秦王政发现,于是 便想出一条妙计,找淫乱出名的嫪毐代替自己与太后私通。太后有了嫪毐, 如获至宝,十分宠幸。嫪毐便利用太后的宠爱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用几 千奴隶经营手工业和商业,很快成为大富豪。 实力雄厚的吕不韦长期控制秦王政;势力急剧膨胀的嫪毐又急于取秦王 政而代之。这样,吕、嫪两个专权集团也就难免要钩心斗角、争权夺势。这 样一来,不仅秦国的政令无法统一,而且吕不韦、嫪毐两大势力的发展严重 地侵害了王权,已到了分裂秦国,断送秦国统一大业的地步。面临这样的局 面,秦王政要实现他“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就必须铲除前进途中的一切 障碍。为了加强王权,早日成就统一大业,秦王政已下决心要不择手段地铲 除吕、嫪势力。 秦王政九年(前238),秦王政22岁,已到了亲政的年龄。依照秦国的礼 法惯例,举行冠礼。正当秦王政接受群臣的拜贺时,突然传来消息:长信侯 嫪毐发动叛乱,正率领叛军向蕲年宫进发!叛乱的消息一传来,秦王政马上 派相国吕不韦和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前往镇压。他们将叛军逼回咸阳城,两 军在成阳交战。秦王政的军队斗志旺盛,一鼓作气斩杀叛军数百人;叛军立 即溃散,嫪毐本人也落荒而逃。叛乱平定后,秦王政又立即下令清除叛党。 嫪毐及其他叛乱头目很快被捉拿归案,处以枭首(斩首后把头挂在树上)极刑 ,并车裂其尸以示众,还灭掉了他们的宗族。 平息嫪氏叛乱以后,秦王政认为铲除吕不韦的时机尚不成熟,也就不动 声色地照旧重用吕不韦。到第二年的十月,在一次朝会上,秦王政突然怒不 可遏地宣布:吕不韦早已与太后关系暧昧,唯恐东窗事发,乃嫁祸于人,把 嫪毐进献给太后,诱太后与嫪毐私通,淫乱宫闱,罪不可赦,当处以极刑。 此令一出,满朝震惊,一些朝臣以及吕不韦的宾客、游士纷纷为吕不韦说情 。于是,秦王政就故作宽宏大量,免去吕不韦的死刑,仅仅罢免了他的相国 之职,把他赶出了成阳城。 几乎是在处理吕不韦的同时,秦王政将太后从雍城迎回咸阳。这一举动 ,一方面可赢得“孝”的美名,减轻舆论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太后一党成 为掣肘吕党的平衡力量,利用母子的亲情关系取得太后的支持,进一步孤立 吕氏集团。 到了秦王政十二年(前235),秦王政就以吕不韦“不甘寂寞”为借口, 下诏书削夺了他的爵位和封地,并将吕不韦及其家属流放到偏远的蜀地。吕 不韦深知秦王政必欲诛杀自己,于是就饮鸩而死,结束了他富于传奇色彩的 一生。 至此,秦王政已经上无后党牵制,下无贵臣擅权,集军、政、司法、财 权于一身,成为秦国历史上权力空前的君主。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国能以一国之力,攻灭六国,国力强盛当然是根本原因,但远交近攻 的外交策略也功不可没。我们经常会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这时应该冷静思 考,分清轻重缓急,再有重点、有秩序地去解决问题,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 倍的效果。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即秦王政十七年(赢政30岁)至二十六年,秦国 百万雄师在秦王政统率下,相继兼并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完成 了秦国历代追求的统一大业。秦王政统一六国的战争,首先从离秦最近、国 力最弱的韩国开始。选择韩为首攻的对象,是秦在统一六国这盘棋上一着成 功的“开局”。韩国被灭之后,秦国马不停蹄地集中兵力向赵国大举进攻。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国进攻。久经 沙场的宿将李牧、司马尚率赵军拼命抵抗,两军对垒,苦苦相持一年之久。 此时,秦王政派人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郭开接收了贿赂,向赵王诬告 李牧、司马尚欲谋叛变,作战不力。赵王轻信了谗言,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 处以死刑,司马尚也被免职。 这样,秦王政借赵王之剑,杀害了坚决抗秦的李牧,秦国得到在战场上 无法得到的一切。3个月后,王翦、杨端和再次率军急攻赵国。秦军锐不可 当,大破赵军,俘虏赵王迁。秦在赵都一带设立了邯郸郡。 灭掉赵国以后,秦军临易水,直接威胁燕国。灭赵的秦军在王翦诸将率 领下,乘胜兼程北上。大军压境,燕廷内外,一片慌乱。当此危急之时,燕 太子丹企图以行刺的手段,达到抗秦保国的目的。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 亡命在燕的樊於期,为使荆轲能面见秦王,毅然自杀献头。荆轲刺秦王最终 还是失败了,事件发生后,秦王立刻下令前线秦军大举进攻燕国。 王翦和辛胜指挥的秦军于当年在易水之西大破燕、代联军。秦王政二十 一年(前226)十月,王翦的军队打败了太子丹所率领的燕军,很快占领燕都 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和太子丹慌慌张张地退保辽东郡(郡治在今辽宁辽阳 市)。为摆脱困境,燕王喜杀太子丹媚秦王,以退秦国之兵。然而秦军根本 不予理睬,继续挥师猛攻。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王再令王贲领兵攻 燕,在辽东生擒燕王喜。至此,燕国彻底灭亡。 秦王政二年(前245),秦兵攻卷(在今河南原阳西),斩魏兵3万。四年( 前243),秦兵又攻占了魏畼、有诡两邑。秦王政五年(前242),秦军攻魏, 得酸枣、燕、虚等20城,秦在其地建立了东郡。此后,秦军几乎是每年攻魏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在秦军的猛烈进攻下,魏国被迫献地于秦,以换 取暂时的平安。 而秦王政的目标是统一国家,故于二十二年(前225),命王贲率师自燕 地南下,直取魏都大梁,以黄河之水灌城。3个月后,大梁城墙被汹涌的河 水冲塌,魏王投降,秦军遂尽占其地,并设置了砀郡(郡治在今安徽砀山南) 进行管理。战国初期曾威震诸侯的魏国至此灭亡。 攻打楚国是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历程中,最艰难、最激烈的一场大规模恶 战。楚国为东南大国,是拥有带甲百万、战车千乘、战骑万匹的强大军国,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楚国还有项燕等猛将,有事秦多年的楚公子昌平君和 昌文君,他俩熟悉秦国军情,带兵据守在楚国郢陈(今河南淮阳)一带的抗秦 前线。由于楚与秦境连界,利害冲突使两国长期争斗不止。面对上述种种情 况,秦国要想灭楚,未必稳操胜券。攻楚不仅夺城略地需大量兵力,守卫攻 占土地也要不少人马,对此军事上攻防都需要必备的兵力、物力。在攻楚前 夕,最关键的是统军的主帅问题。在攻楚的秦军中,有个“年少壮勇”的将 领,名叫李信,秦王政对他颇为赏识。攻楚之前,秦王问他,灭楚需要多少 兵力?李信蛮有把握地答道:“不过用二十万人。”秦王半信半疑,又问老 将王翦,王翦思考再三,斩钉截铁地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见李 信比王翦少要四十万人马,同样能实现灭楚愿望,便轻率地作出了决断,重 用李信。随后,老将王翦谢病告老回乡。 李信和蒙武怀着必胜的信心,分两路进军楚国。一路攻打平舆(今河南 平舆东北),一路直插寝(今河南沈丘东南)。起初,两处进展顺利,不断向 纵深挺进,深入到楚国腹地。正当秦军快速突进的时候,不料后方形势突变 ,埋伏在秦军侧后的楚军,在昌平君等率领下反攻秦国,迫使李、蒙回师进 击。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角逐,楚军大破秦军,杀秦都尉七人,尽收失地。 闻此败讯,秦王政并未加罪于李、蒙二将。在经过冷静的思考后,秦王 政破例不下诏令,亲自骑马赶到频阳,登门向老将军王翦认错。王翦不计前 嫌,以大局为重,欣然应命率军攻楚。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潮水一般的秦国大军涌入楚境。求胜心切的 楚军曾数次前来挑战,秦军避而不应,等待战机。楚军因粮草不济,有意诱 敌深入。王翦抓住楚军东进之机,以强兵壮勇做先锋,大破楚军,活捉楚王 负刍,楚将昌平君等皆自杀。接着王翦又乘胜率军渡江,攻取了附庸于楚的 越国,越君被迫降秦。至此,六国中的唯一劲敌楚国终被秦灭。 五国既灭,齐国的灭亡已指日可待。在秦灭五国之时,齐国采取绥靖政 策,坐视五国一一灭亡。公元前221年,秦将王翦、李信率得胜之师,北上 攻齐。直捣齐都临淄时,齐军不攻自破,拱手降秦。 秦王政从30岁起发起统一战争,终于39岁时完成了统一大业。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