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第9版)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第9版)
作者: (加)基思·斯坦诺维奇|译者:窦东徽//刘肖岑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20
折扣购买: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第9版)
ISBN: 9787115356970

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引起的问题 在街上随便拦住100 个人,让他们说出一个活着 的或已故的心理学家的名字,然后记下他们的答案。 毫无疑问,他们提到的会是菲尔博士(Dr.Phil)、 韦恩·戴尔(Wayne Dyer)及其他一些“媒体心理学 家”。如果我们把这类媒体和通俗心理学家排除在外 ,只考虑那些对心理学做出过卓著贡献的心理学家, 那么这项非正式小调查的结果就几乎没什么悬念了—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会名列榜 首,B. F. 斯金纳(B. F. Skinner)可能会排名第 二,但远落后于弗洛伊德。没有任何其他的心理学家 具有足够的知名度来撼动这两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 ,弗洛伊德和那些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的通俗心理学, 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公众心目中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声名远播,极大地影响了普通公众心 目中关于心理学的概念,同时也造就了诸多认识上的 误区。例如,许多刚入门的心理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 ,如果对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中所有认同弗洛 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数进行一下统计,他们的人数居然 不会占到会员总数的10%。在另一个主要的心理学组 织APS(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美国心理协会)中,这一比例也不会高于5%。有 一本广受欢迎的心理学入门教科书(Wade & Tavris , 2008),在其超过700 多页的篇幅中,只有15页 内容提到弗洛伊德或精神分析学派,而且这15 页也 经常是对其批判(“大多数弗洛伊德的观点都曾经并 且现在依旧被大多数实证取向的心理学家所排斥”, p.19)。 简言之,现代心理学并没有像媒体和一些人文学 科那样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所左右,也没有 被其所限定。在现代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大量研究主题 、数据和理论中,弗洛伊德的工作只占其中极小的一 部分,在这些研究和理论中占更大比重的则是近期5 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做的工作:大卫·胡贝尔(David Hubel)、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罗杰·斯佩里 (Roger Sperry)和托斯腾·维瑟(Torsten Wiesel)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前负责人理查德· 阿特金森(Richard Atkinson)的贡献,然而,这些 人的名字对公众来说却是颇为陌生的。 弗洛伊德对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性被无限地夸大 了,这就已经足够糟糕了。更糟的是,弗洛伊德的调 查方法完全不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弗洛伊德开展其著名工作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儿 了)。事实上,弗洛伊德式的研究方法彻底误导了人 们对心理学研究的印象。例如,弗洛伊德并不采用控 制实验,而我们将在第6章讲到,控制实验是现代心 理学家“兵器库”中最有力的武器。弗洛伊德认为, 个案研究足以证明理论的真实或谬误,在第4章中, 我们将谈谈这一理念为何是错误的。最后,弗洛伊德 的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论和研究数据的联系。正如 我们将在第2章看到的,对于一个科学理论来说,理 论和研究数据的联系必须满足一些标准,而弗洛伊德 的理论常常不能满足这些标准(Dufresne,2007; Hines,2003;Macmillan,1997;McCullough, 2001)。简而言之,弗洛伊德根据他得到的数据(个 案研究和内省)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 并不足以支撑此理论;他专注于构建复杂的理论构架 ,但并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 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之上。总之,人们对 于弗洛伊德式的工作太过熟悉,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 现代心理学的正确理解。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弗洛 伊德引起的问题”。首先,当我们展示现代心理学的 多样性时,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弗洛伊德的工作所 占的比重其实是很小的(见Haggbloom et al., 2002 ;Robins,Gosling,& Craik,1999,2000) 。其次,我们将讨论在广泛而多样的心理学研究中, 哪种特征是最为普遍的。有关弗洛伊德工作的那种过 时的认识遮蔽了普通大众的双眼,使之无法看到现代 心理学所共有的唯一而普遍的特性:用科学的方法寻 求对行为的理解。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事实上,现代心理学包含了大量不同的内容和观 点。这种多样性使得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显得不那 么浑然一体。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杰出教学奖得主亨利 ? 格雷特曼(Gleitman,1981)将心理学描述为“一 个松散地联合在一起的学术王国,它横跨了生物科学 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p.774)。心理学界以外的 人对这种多样性提出批评。例如,人类学家克利福德 ·格尔茨(Geertz,2000)抱怨道,“至少从外部来 看,心理学不像是一个单一的领域,以常见的方式划 分出学派和专业。它看起来像是不同的、不相关的探 索方法的大杂烩,这些调查之所以能够归为一类,是 因为它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探究所谓的心智机能 。”(p.187) 心理学有着令人惊叹的广泛性和多样的探索方法 ,知道这一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至关重要。可以 简单列举一些具体指标来证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会 (APA)有54个分支机构,每个分支都代表了一个特 定的研究或应用领域(见表1.1)。从表中你可以看 到心理学研究主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的丰富性和 多样性。另一个大型心理学组织——美国心理协会( APS)也同样分支众多。其实,表1.1 对于心理学领 域的多样性的描述还是较为保守的,因为它给我们造 成了一种印象,即每个分支都是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 。事实上,54个分支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是非常宽泛的 研究领域,包含更小的不计其数的分支!简言之,要 穷尽心理学领域主题的多样性是非常困难的。 多样性的含义 许多人学习心理学是希望能够学到一套宏大的心 理学理论,以此来概括和解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方方 面面。但这类愿望经常会落空,因为构成心理学的不 是一整套宏大的理论,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论,每 个理论仅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Benjamin, 2001;Griggs,Proctor,&Bujak-Johnson,2002) 。心理学的多样性使得理论整合变得极为困难。事实 上,在许多心理学者看来,“整合”本身就是“不可 能的任务”。尽管如此,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却正在寻 求领域内的理论整合(Cacioppo,2007a,b;Gray ,2008;Henriques,2004,2005;Kenrick,2001 ;Sternberg,2005)。例如,在过去的10年间,心 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有所增强,这要归功于进化心理学 家的努力。 这些研究者将人类心理过程视为服务于某些重要 进化功能(诸如亲缘关系识别、伴侣选择、合作、社 会交换及后代抚养等)的机制(Barrett,Dunbar,& Lycett,2002;Buss,2005,2007;Cartwright, 2008;Ellis&Bjorklund,2005;Geary,2005, 2008;Pinker,2002),并试图以此来实现概念的整 合。 同样,卡乔波(Cacioppo,2007b)指出,诸如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这样的分支将心理学中的众多专业 —— 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