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摄影家的成长

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摄影家的成长
作者: 宋靖|
出版社: 中国摄影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8.10
折扣购买: 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摄影家的成长
ISBN: 9787517913795

作者简介

宋 靖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原摄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届、十一届全委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妇女代表,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首都女教授协会理事,中国摄协第九届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金驹杯”世界大学生摄影展组委会秘书长。 曾任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等国内多个知名摄影节展评委。 出版著作有《行走中国—宋靖摄影作品集》( 一、二、三、四)、《影视短片创作》《中国纪实摄影家成长实录》《蒙古族少年的回家之旅》《扶贫视觉—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合著)等。

内容简介

柴继军:专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好的编辑会帮助摄影师去升华作品 宋靖:和我前几年出版的《中国纪实摄影家成长实录》一样,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中国的摄影师是如何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找到突破并形成自己的体系或者作品风格的。你的摄影从业经历是从报纸编辑记者开始,然后逐步转为把摄影作为一个媒体、一个产业来推动,你帮助了很多中国摄影师成就自己的梦想,也为众多媒体、企业提供了很多好照片。今天希望你具体讲讲你的摄影成长经历。你最早是怎么开始从事摄影的? 柴继军:我是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今为学院)毕业的。在南京大学,当时我们系的学生们大四的时候一般要去新闻媒体实习,学校那个时候可以联系一些媒体单位。我希望去北京实习,当时就选了《中国青年报》。这中间还有点小波折,因为我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总体而言我还是文字学得多,只是把摄影当成一个技能,会拍照片而已。但我到《中国青年报》实习时,只剩思想理论部和摄影部可以选择。我觉得思想理论部的工作不太适合我,就选择了去摄影部,所以说我去摄影部其实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时摄影还用胶片机,成本很高,所以当时摄影部给我提了几个条件,说没法给我提供相机,也没有胶卷提供,我得自己承担这些东西。但我那时已经没有退路,不接受的话可能就只能回去,所以我咬着牙说“行”,然后就去了。当时我正巧有一位大学同学在北京实习,他借给我一台相机,我就拿着那台相机开始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其实现在回头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事。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最好的新闻媒体之一,报社摄影部也是国内媒体中最具影响力的摄影部。在那个互联网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年代,在这里你能看到最好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是怎么工作的,看到中国最好的暗房怎么操作,看到编辑怎么选择照片、头版照片怎么运用等,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儿。那时候《中国青年报》刚刚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摄影画刊,就是用一整版图片来报道新闻事件,这在当时是开创性的,所以在这里实习对科班出身的我们而言提高是非常快的。 应该说,我走上摄影之路算是偶然。这四个月的实习,让我觉得图像的力量比文字更大,摄影更有发展前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在北京没有任何“关系”,能被作为中央级媒体的《中国青年报》最终录用,特别幸运。 宋靖:进《中国青年报》后你就直接到了摄影部吗? 柴继军:是的。那时,摄影部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去采访拍摄,普遍不太愿意做幕后的编辑。现在回头看,其实图片编辑最稀缺,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不过,《中国青年报》的氛围特别好,即使你的身份是编辑,社里也会让你去体验采访拍摄,不然你是没法理解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报道的感觉的。所以我在做编辑的时候,也有非常多的机会去参与拍摄、报道。也就是说,《中国青年报》既给了我图片编辑的经验,也给了我做摄影记者的大量机会。甚至一些突发报道、灾难报道,我只要提出来,基本上贺老师(贺延光,著名摄影家,《中国青年报》时任摄影部主任——编者注)都会让我去。因为他认为要想做好图片编辑,你得知道一线是什么情况。 编辑的工作如果能帮助一个摄影师提升他的报道,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事了。我举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焦波的专题《俺爹俺娘》。当时《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是竞争对手,《中国青年报》有一整版可以发照片,《南方周末》也有一整版用来发照片。但是《南方周末》是市场化的报纸,稿费特别高,一整版大概是2000—5000元,而我们《中国青年报》的一整版大概才480—600元。所以我和当时《南方周末》的编辑张小文既是好朋友,也是竞争对手,我们要竞争稿源。在稿费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竞争力,只能靠编辑的功夫,我们必须抢在别人前面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保持与优秀摄影记者的沟通交流。只有帮助摄影师提升摄影报道水平,才能让摄影记者更认可我们,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编辑下功夫,跟好多摄影师成为朋友,要不仅仅看他寄给你的稿子,还要经常跟他聊:“你最近在拍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应该往哪个方面调整一下……”当年这个工作我做得特别多。有一次我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 组稿子,是用图片故事的形式讲述一对山东农村老人第一次来北京的情景—老人在故宫、长城留了影,年纪大的小脚老太突然到了北京这样的现代城市,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反差,颇显有趣。当时我没太在意,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大众摄影》看到了一篇讲摄影师与父母之间亲情故事的文章。作者焦波写了他为父母亲拍的第一张照片以及他们之间的诸多情感故事,我看后很感动。里面的一些细节让我突然联想到了《南方周末》的那组照片,我就想这会不会是同一个作者,如果是同一个作者,那之前那组照片就显得有点猎奇了。如果作者拍的是他父母十几年的生活,那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图片故事。当时我不认识焦波,后来通过各种渠道才找到他。我问他:“焦老师这两份报刊的文章是不是都是你写的?”他说:“是。”我说:“你是不是拍你父母亲很长时间了?”他说: “是。”我就说:“我很感兴趣,能不能看看所有的底片?”然后焦波就把他所有的底片都带到我们办公室,让我看了他的所有底片。我从中大概选了十几张,并就报道取名《俺爹俺娘》在《中国青年报》摄影专题版发表了。报道反响特别好,特别受欢迎。中央电视台看见后就给我们打电话,说春节期间想借此做个专题片。焦波这个选题的成功坚定了他持续拍他父母的决心,后续他就不断丰富、不断拍,最终成就了《俺爹俺娘》这个大专题,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展览,还写了书,拍了纪录片。我觉得,其实这中间反映的是编辑切入的角度不同以及对题材思考的不同,好的编辑会帮助摄影师去升华作品,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们通过艺术创作来记录和展现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 他们用具体实践不断探索摄影媒介、摄影艺术的诸多可能性。 他们不仅捕捉了瞬间,还通过他们的镜头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故事,彰显了中国精神。 他们因为对摄影艺术的热爱而坚守初心,因为对摄影事业的投入而功成名就。 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个人成就上,更在于他们如何激励和启发他人,推动整个摄影艺术和社会的进步。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的故事和信念是对未来摄影师和所有追求艺术与社会贡献者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