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00
折扣购买: 内亚史/汉译丝瓷之路历史文化丛书
ISBN: 9787100160681
斯瓦特?苏塞克,美国中亚研究学者,出生于捷克布拉格,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突厥学和阿拉伯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东方部工作。主要作品为 《哥伦布之后皮瑞雷斯与土耳其地图绘制》(Piri Reis and Turkish Mapmaking After Columbus)(1996),《内亚史》(A History of Inner Asia)(2000),《波斯湾的往事今昔》(The Persian Gulf: Its Past and Present)(2008)和《土耳其海战史》(The History of the Maritime Wars of the Turks)(2012)。 译者简介: 袁剑,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新疆师范大学“天池英才”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边疆与民族议题研究。 程秀金,安徽马鞍山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史地所,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与民族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边疆史地和北方民族史。
公元22年,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很寻常的年份,没有大战和巨变产生。这一时期的主要强国,中国唐朝、波斯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Heraclian)各自从最近的对抗中恢复过来,正忙于加强国力,或是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河中地区的小王公们正陶醉于他们自己繁华的弹丸之地乐不思蜀,而如有必要的话,他们也乐于承认突厥游牧民的宗主权。此时的突厥人建立了一个东起唐王朝北部边界,西至里海草原,绵延于内亚的强大汗国。与此同时,丝绸之路之上的粟特人和其他商人继续辗转于中亚,他们自古以来就从事着贸易,并将继续经商,直至中世纪末期。 伴随其璀璨文明和悠悠史载,在中国、波斯和拜占庭都出现过比当时统治王朝历史更古老的帝国。相对而言,突厥人直到最近,也就是公元 世纪中叶才建立起他们自己的汗国。这个汗国并非是在那些脆弱并昙花一现的诸多游牧帝国基础之上而猛然崛起的。被现代史学称为突厥帝国的这个汗国从公元552 年延续到744 年,其疆域是一片相对狭长的横向草原地带,只是被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所支配的山链所阻断或环绕。这一疆域构成的地理特殊性也许在这个突厥汗国分裂成两部—长支和幼支的趋势中起着辅助作用。长支即阿史那王朝(Ashina Dynasty),统治着阿尔泰山脉以东地区,并以今天蒙古国西北部鄂尔浑河谷为中心,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部分被称为“东突厥汗国”(或“北突厥汗国”,一个令人困惑的名称,但对于中原来说,却容易理解,因为位于其北部)的缘故;幼支统治西部,以天山西部和七河地区为中心,因此也被称为“西突厥汗国”。 了解、学习和研究内亚史的重要参考书 。
书籍目录
绪言
导言
第一章 开端
第二章 突厥汗国、中国扩张和阿拉伯征服
第三章 萨曼王朝
第四章 高昌回鹘王国
第五章 喀喇汗王朝
第六章 塞尔柱王朝和哥疾宁王朝
第七章 蒙古征服
第八章 察合台汗国
第九章 帖木儿王朝
第十章 帖木儿王朝与昔班尼王朝之交
第十一章 昔班尼王朝
第十二章 沙俄的崛起、金帐汗国的灭亡和察合台汗国的韧性
第十三章 蒙古佛教徒
第十四章 17—19世纪的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
第十五章 沙俄征服和统治中亚
第十六章 中亚从总督区到加盟共和国
第十七章 苏联中亚
第十八章 中亚走向独立
第十九章 中国新疆
第二十章 独立的中亚共和国
第二十一章 蒙古国
结 语
附录(一) 王朝年表
附录(二) 内亚国家及地区数据
参考书目
索引
媒体评价
本书有助于填补历史文献领域的一个巨大空白,在对作为整体的内亚研究方面而言是一座里程碑。……本书对于大多数潜在读者可能一无所知的这一世界上重要区域的历史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 ——D. O. 摩根(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 《英国历史评论》第115卷,第464期(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