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6.50
折扣购买: 最受欢迎的沟通方式与技巧
ISBN: 9787559352774
说话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 说话要把握分寸。话多了不仅不甜,还会让人厌烦, 如果是在商务合作中,对方也许会从你那些多余的话中听 出不利的信息,从而停止合作。 美国一位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曾经计划在中国某大城市 投资建厂,因而,前来中国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我国某 大型企业有幸接到这位外商抛出的“绣球”。 外商对该企业进行了一番考察后,颇为满意,尤其对 该企业的领导颇为欣赏。这位领导精明能干,通晓经营, 外商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合资企业的光辉前景。 万事俱备准备签约时,该企业领导又颇为自豪地侃侃 而谈道:“我们企业虽然只有2000多名职工,但是去年共 创利润。700多万元,在本市企业中名列前茅啊……”听 到这儿,外商掐指一算:7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90多万美 元,2000多人一年才赚这么点儿利润就引以为豪,目光有 些短浅了吧?似乎不是干大事业的胸怀。 于是,外商觉得如果与他合作,离自己预定的利润目 标差距太大,很难谈得上跨越式发展,于是决定立即终止 合作谈判。 这个例子说明:说话越多,漏洞可能就越多。那位领 导最后那些画蛇添足的话,不仅暴露出了他自身的弱点, 更令外商失去了合作的信心。试想一下,如果那位领导不 说最后那几句沾沾自喜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为什么言多必失呢?首先,任何一个人都客观存在一 定的语言失误率,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言”的基数越 大,失误的绝对数目就会越大;其次,言语过多,难免把 时间与精力侧重在“说”上,给思考留的时间与精力过 少,必然会增加语言的失误率。总是滔滔不绝地说话,言 语中就自然而然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你对事物的态 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这样一来, 对方对你有了更全面、立体的了解,他们或许会发现,原 来对你的好印象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个陌生人往往在说第 一句话时就让人形成了对他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先人 为主”。为了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少说话是较好的办 法。因为你和对方彼此不太熟识,没必要推心置腹多说; 另外,因为彼此不熟悉,你认为很好理解的话语对方也许 会产生误会;少说话也可以适当掩盖一下自己的一些缺 陷。等到对方和你交往加深了,即便暴露这些缺陷,对方 也能理解、包容。 另外,话语太多也容易给自己招致灾祸。试想,如果 对身边一些看不惯的事情滥发议论、不加节制、不计后 果,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这样就会给自己造 成很多负面影响。如果为了表现自己的口才,不分场合地 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迟早都会吃亏。 因此,说话要把握分寸,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 说,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说得恰到好处,在最短的时间内 让对方明白你所说的意思,这才是口才好的人,这既是一 种修养,也是一种水平。 说话的质量和长度并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