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作者简介
唐明邦,1925年生,四川忠县人。1958年毕于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会长。主编《周易纵横录》、《周易评注》、《中国古代启蒙思潮》等书。代表性著作有《李时珍评传》、《本草纲目导谈》等。发表《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周易文化价值的再认识》等学术论文 40 余篇。
内容简介
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中国人民骄傲地尊称他为“医中 之圣”。他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代里诞生,在国家面临严重内乱 和频繁外患中成长。他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很不受尊重的社会,胸怀壮志 ,努力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他发愤图强,冲破重重阻碍,克服道道难关 ,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终于摘取了人类智慧的硕果,为祖国医药科学的 发展树立了丰碑。 李时珍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卓越的药物学家,唯物主义者和战斗无 神论者。他为祖国甚至世界医学、药学、博物学留下了宝贵遗产,编写出 了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他为我国唯物主义思想、朴 素辩证法思想以及无神论思想的发展,都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李时珍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科学家。他为了拯救人民群众的疾苦, 造福子孙后代,认真地总结祖国文化遗产。他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 相连,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坚决地同社会上的顽固势力斗争, 同人民群众中的愚昧和落后作斗争,步履艰难地跋涉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崎 岖道路上,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医药学事业。 李时珍不为名缰利锁所羁绊,不为困难所屈服,时时考虑用自己的才 智去解除人民的疾苦,把自己钻研得来的科学成果,无偿地奉献给祖国和 人民,树立高尚的医德和科学精神。 李时珍由一个体弱多病的平民之子,成长为一位世界科学巨人,经历 了曲折复杂的艰苦奋斗过程。他那自学成才的光辉道路,为万代留下卓越 的楷范。唯物主义的求实精神,力摧宗教迷信的无神论思想,为民纾困的 高尚情操,是他取得卓越科学成就的主观条件。 李时珍光辉的一生,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在他成长的每一个 时期,具有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目标。了解他的生活道路,对理解他的 医学、药学和哲学思想很有帮助,对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尤有借鉴意义。 一、胸怀壮志 献身医学事业 (1518~1539) 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里。祖父是一个 走乡串户的“铃医”,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留下名字。他的父亲李言闻号 月池,医术比较高明,在当地颇有名气,曾被荐为太医院吏目(即皇家医院 的医官)。李时珍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的思想影响,对医药有一定的兴趣。 李时珍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统治者日益腐朽, 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李时珍出身平民家庭,没有权势,凭着他父亲有高 明的医术,才受到地方贵族豪门的另眼相看。蕲州城当时是南北交通要地 ,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明朝皇室后代荆宪王特把王府迁到那里。镇上还 有顾、郝等封建地主豪门。贫苦农民和乡镇平民常受王府及豪门的欺凌。 李时珍的父亲,把光大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那时只有靠科举考试 ,才可能平步青云,进入封建官吏的行列,这种社会风气顽强地腐蚀着人 们的思想。李时珍自幼对医学很感兴趣,但禀承父命,不得不寒窗苦读, 按时去参加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聪颖过人,发蒙后,几年内就学会写诗、作文。14岁那年 (1532年)参加了在家乡黄州举行的“童试”。两门考试科目:四书义(即八 股文)和试贴诗,都取得好成绩,中了秀才,可谓少年得志。父亲鼓励他继 续努力,勤奋地学习四书、五经,努力去参加三年一次在武昌举行的“乡 试”。更希望他乡试中考后,能进府学去学习,争取参加廷试,金榜题名 ,成为一名“进士”。李时珍对八股取士那一套并不感兴趣,他的思想总 是同科举考试格格不入,乡试一次再次遭到失败。大约在第二次乡试后, 身体就累坏了,得了可怕的骨蒸病,长期发高烧,几乎死去,幸得他父亲 精心治疗,终于战胜了病魔。李时珍经过两次科举考试的失败,仍抱病苦 读,幻想下次乡试得中,不致辜负父亲的希望。他夜以继日,一遍再一遍 地钻研科举考试所规定的内容,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和五经(《诗》、《书》、《易》、《礼》、《春秋》)读得透熟 ,对可能遇到的议论题和策试题都尽量作好准备。 按照明朝考试制度,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嘉靖十九年 (1539年)正是庚子年。李时珍抱着极大希望,第三次去参加乡试,结果仍 然名落孙山。这次考试的失败,对23岁的青年人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多年 的“进士梦”彻底破灭了。 李时珍三次乡试不中,并非偶然。原因在于他所发表的议论和提供的 时务对策,完全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心意。当时封建统治日益衰落,内忧 外患频仍;资本主义萌芽正在滋长,要冲破封建经济的桎梏;农民要求改 变土地高度集中、租税加重、饥寒交迫的困境,日益增长着愤怒情绪。封 建统治者希望秀才、举人们能为他们出谋献策,扭转社会危机。李时珍是 受剥削、压迫的平民子弟,不愿意昧着良心去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什么救命 良方。他熟读四书、五经,精研典谟训诰,所想的是如何为人民做点事, 解除他们的痛苦,实在没有心思去为统治者想出一套挽救危亡的办法,所 以他的答卷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入选。 李时珍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道路,挤进候补官员的行列,今天看来,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成了促使他献身科学事业的契机。在准备应付科举 考试的那些日日夜夜,献身医药事业的雄心,已在年轻人的心灵里慢慢滋 长。他的青云之志,不在入学中举,进士及第,获取高官厚禄,而是想精 研医术,为人民解除疾苦,为发展祖国的医学药学做一番贡献。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对于入学中举来说,算是白费了,可是却为李时 珍转向医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各方面的知识基础。 首先,通过四书、五经及其他文史典籍的刻苦学习,初步具备了古代 历史文化知识,这对于研究医学史、药学史,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四书、五经及其注释中,本来包含某些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 如天文、历法、地理、农学、生物、矿物、工艺等。这些科技知识尽管十 分肤浅,很不系统,对科举考试也很不重要,可是对于从事医学、药学研 究倒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在应付科举考试过程中,李时珍对于古籍研究、文字训诂、音 韵、考据,以及文章写作都下过扎实的功夫。运用这些文化基础知识,转 向医学研究,足以在科学领域创造出色的成绩。 “祸兮福之所倚”。科举考试的失败,坚定了李时珍献身医药学事业 的决心。1540年,未来的科学巨人脱离了十多年耗散精力的科举道路,改 弦易辙,向崇高的奋斗目标迈进了。 P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