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3大陷阱
作者简介
岸良裕司 生于1959年,现任高德拉特咨询机构区域总裁,日本制约理论(TOC)推进协会理事。TOC在他的推动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开始应用于各大产业,甚至在政府行政改革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著作《共创三赢的公共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高德拉特本人都赞赏不已。 2008年4月,在高德拉特的邀请下,岸良裕司担任高德拉特咨询机构区域总裁,成为该机构在日本的代表。他的演讲往往被公认为最简单易懂且具有高度可信性。 著作有《管理改革的程序表》、《突破目标——实践项目管理》、《共创三赢的公共事业》、《出差之前——夜速成的商务英语会话》等。
内容简介
现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一 严酷的社会环境,任何企业都在努力谋求新 的利润增长点。因而,为了去除多余的“脂 肪”,营建可以创造利润的企业肌体,不少企 业不得不采取诸如企业重组、裁减人员等残 酷的举措。 尽管这样的举措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股票价格也一度得以提升,但是其后不久则 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业绩萎靡不振。而 且,在危机意识的重压之下,员工人人自危。 在这样的时刻进行企业重组与裁员,不可避 免会损伤员工的工作干劲和对企业的忠诚心, 致使业绩更加恶化,进一步导致企业新一轮 的重组裁员,有的企业甚至因此一步步陷入 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所谓“企业的脂肪”究竟是什么呢?是 成为企业重组裁员对象的生产现场和工作人 员吗?其实,生产现场和员工并不是“脂肪”, 如果让我打比方,说它们是“企业的肌肉” 更为正确。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脂肪呢?有没有只 需重视生产现场和员工——肌肉,而无须理 会多余的脂肪,就能够自然而然让企业减肥 的方法呢? 企业面对的严酷现实 ◎竞争激烈残酷。 ◎商品价格持续下降。 ◎缺少畅销商品。 ◎商品的寿命越来越短。 ◎“降低成本”作业寸步难行。 ◎人工费用居高不下。 ◎固定经费过高。 一方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公司收 益之难, 如今已经到了难以言状的地步。而另一方面,商品简 直如同 遭遇“围追堵截”一般,其寿命也变得更加短暂。 尽管如此,无论是哪家公司,也都有过经营状况良 好的时 期。所谓的良好时期,就是公司开发出了面貌一新的 优良商品, 而且这种商品生产多少就能够卖出多少,同时公司市 场份额 也独占鳌头的时期。 但是,竞相跟风的动作实在太快。几乎就在眨眼 之间,其 他公司就推出了类似的甚至是更优秀的商品,一下子 拔得了 市场份额的头筹。当类似的商品竞相上市时,你的公 司为了 重新夺回失掉的市场占有率,就只能把商品价格压得 更低。 这样一来,价格战就开始了。而且,当竞争对手 在争夺 战中推出了更为优秀的商品时,你为了与竞争对手的 新商品 抗衡,也不得不降低自己公司商品的价格。无论如何 ,最终 大家都会被卷入激烈的价格战漩涡之中。如果不想被 卷入其 中,就必须推出划时代的新商品。然而从开始策划到 完成开发, 一件新商品的出炉至少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于是 ,为了 确保市场份额,你的公司就只能将现在的商品降价, 来对抗 竞争对手的商品。 就工作关系而言,各种各样的商品开发都需要他 人的协作。但是,就产业界的现状来看,除去小规模 的改造之外,一般的新商品开发大都需要花费两年左 右的时间。的确,也常常会听说某家企业仅仅花费几 个月时间就开发出了新商品的情况。但是,据说这些 近乎奇迹一样的事例,实际上大多数是以工作人员没 日没夜、废寝忘食的劳作换来的——开发人员24小 时连轴转地扑在研发工作之中。这几乎花费了普通员 工三倍的工作时间。如果再加上周六和周日的加班加 点,即7÷5=1.4(倍),也就是说他们花费了超过 普通员工四倍的工作量,方能用半年的时间完成本应 该用两年才能够完成的商品开发。因为只有这样做, 才能与每年春、秋两次的新商品更新周期相吻合。 经营就是如此,既有顺风顺水的风光时期,也有 捉襟见肘 的背运时期。哪个时期更长一些呢?我回顾此前的经 商经历, 感觉自己还是背运时期占了绝对上风。我们甚至都听 到过这 样的声音:“市场价格简直就像一把悬在脖子上的铡 刀。你要 硬是拿手臂去挡,准会身受重伤。” 因此,我们绝不能对这样的事态置之不顾。为了 使企业 不被这样激烈的竞争所压垮,就一定要掌握应变能力 ,要横 下一条心去努力。为了打造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也能够 创造利 润的企业肌体,需要日复一日地降低成本。但是在生 产现场, 为了降低一元钱甚至是一分钱的成本,就开展起没完 没了的 改善活动是不会有什么收效的。只要出现市场价格暴 跌、原 材料费用飙升、汇率变动等外部变动,辛勤的努力转 瞬之间 就会灰飞烟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样的 状况是 不是缓和下来了?没有,其实反而是愈加严峻了。商 品的寿 命变得更加短暂,而且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这就 是摆在 我们面前的严酷现实。 “究竟怎样赚钱才好啊……”无论在哪里,我们 都能够听 到类似这样手足无措的哀叹之声。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