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私人资本投资中国公共品: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
ISBN: 9787504777027
本书以研究私人企业投资公共品获取收益的机制为 研究出发点,提出了以社会资本和溢出效应为中介变量 的研究模型,基于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以下 几个方面尝试创新并提出相关理论: (1)本研究丰 富了企业投资公共品对企业绩效影响内在机理方面的研 究在现有研究中,鲜有关注企业参与公共品供给的项目 直接收益。本书从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个方面,深入 分析企业参与公共品供给对企业绩 效的影响,提出企 业投资公共品双路径收益模型,丰富了两者之间作用机 理方面的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 由过去追求扩张阶段转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参与公 共品供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同 时,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使得 中国企业公共品的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项目收益。中国 政治治理模式与西方不同,中国政府在财政预算上具有 更大的权力,受到的限制较少,同时,中国的经济是公 私混合型经济体,且以公有经济为主体,显示政府在资 源配置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有足够能力推动 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品供给;中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的 初期阶段,公共品的投资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对公共品 的建设需求巨大。政府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品投资, 比如道路建设、福利机构等,推动经济的发展,政府有 足够动力推动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品供给。综上可知,中 国的公共品建设项目多,资金充裕,企业参与公共品的 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项目收益。 鉴于上述分析可知, 中国私人资本参与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动机可能是获得不 亚于投资非公共品的直接收益。然而,根据西方社会责 任理论可知,企业参与公共品供给有助于企业获得社会 资本,是一种间接收益、潜在收益、长期收益。显然, 西方社会责任理论中强调间接收益的逻辑与中国私人资 本参与公共品投资可以获取直接项目收益并不符合。以 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中,诸如越南、古巴、俄罗斯等 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因此,对于既有的西方社会责任 理论进行丰富,有助于对发展中国家私人资 本参与公 共品供给的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 基于上述分析,本 书扩展了公共品项目收益的概念,将公共品投资收 益 分为以项目收益为主的直接收益和以积累社会资本、溢 出效应的间接收 益,创造性提出公共品投资收益的双 路径模型。利用双路径模型,本书实 证检验了中国企 业投资公共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当前中国公 共品投资收益以直接收益为主,间接收益还不明显。这 既扩展了公共品投资 收益理论,也为公共品投资补充 了中国案例,为全世界公共品投资理论和 实践提供了 更好的理论和中国经验。 (2)创新性地尝试引入 “ 社会资本”和 “溢出效应”作为中介变量 已有理论显 示,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品供给不仅是企业隐性的道德追 求和实践转化,而且有助于企业获得无形资源,而无形 资源既可以调解增加 产品需求,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产品包括企业提供的公共品和其他产 品,进而影响 企业的长期收益。本书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将无形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