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1911

孙中山在1911
作者: 雪域桃源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孙中山在1911
ISBN: 97875399978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章一个令人震惊的奇迹 流亡者与神秘电报 1911年10月初,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在闹市的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正在 举行一个募捐大会。一个四十多岁的亚裔男子正在台 上用英语做着演讲,他留着两撇漂亮整齐的黑胡子, 穿着一身得体的西服。虽然身材不高,却是眉宇清朗 ,英气逼人。他的语调铿锵有力,语气慷慨激昂,极 富感染力。他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不时博得台下阵 阵赞叹。伴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演说结束了,被 **感染的听众们慷慨解囊,纷纷涌向募捐箱,开始 了捐款。 此人并非慈善家,也不是搞投机的庸俗无聊的政 客,而是一个来自清国的革命者。他的英文名字是“ SunYat-sen”,中文名字则有很多。他的本名曾叫 做“孙文”,也被人叫做“孙逸仙”。*重要的是, 只因早年他流亡*本,化名“中山樵”,故海外华人 习惯上以“孙中山”呼之。 据一些可靠消息说,这个能言善辩、身份可疑的 革命家的大致来历如下: 十数年前,孙中山因主张暴力革命,极力鼓吹以 武力推翻清廷而遭到全国通缉,被迫出逃海外,经过 多次流离辗转,他流亡到美洲大陆开始了漂泊生活。 1900年,孙氏来到美国后,他的生活起居一如既 往,很有规律。每*里,他除了到华人聚集的社区宣 传他的革命思想外,就是带着他的忠实追随者们四处 游说、募捐,甚至试图接近美国**的高层人士。近 一年来,他领导下的政治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也引起 了不小的轰动。虽说他与**方面的接洽不太顺利, 但在民间的活动颇有成效,每次搞这样的募捐大会都 能筹集到数额不菲的款项。 这天,募捐大会结束后,这位在台上精神焕发、 光彩照人的革命者在追随者与当地安保人士的护送下 进入了一辆汽车,准备返回寓所。 一上车,这个人便立即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 纸条,认真地翻看着。这是一封用莫尔斯电码编写的 电报,它是几天前由他的战友、同盟会*事负责人黄 兴从香港打来的。虽然他很想知道它的内容,但令人 遗憾的是,只因他事先预定好了行程,要在次*前往 科罗拉多州继续募捐,为了安全起见,*密的译码本 早在几天前就随同行李被送到丹佛市去了,故而他暂 时无法获悉电文内容。 看着纸条,孙中山显得很失望,一副忧心忡忡的 样子。伴随着车辆的上下颠簸,他不住地叹气,嘴里 不时呢喃着几句谁也听不懂的土话。 回到芝加哥的寓所,夜已经很深了,孙中山还是 焦躁不安地在室内来回踱步,不断地寻思着。 次*,怀着满腹的惆怅与焦虑,孙中山踏上了前 往丹佛的漫长旅途。他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科罗拉 多州的辽阔原野,聆听着外面的冷风呼啸,无心欣赏 壮美景色。心绪缭乱。 10月11*晚。孙中山抵达丹佛。在结束了与以往 一样的答谢欢迎宴会及演讲之外,早已疲惫不堪。但 他的心里还是放不下那封犹如天书一般的神秘电报, 他迫切地想知道,里面究竟说了些什么? 一进入寓所大门,他就迫不及待地翻检行李,手 忙脚乱地寻找译码本。经过一番周折,乱七八糟的莫 尔斯电码终于被转换成了一行汉字,上面写道:“居 正从武昌到港,报告新*必动,请速汇款应急。”居 正是同盟会会员,主要负责组织长江流域的革命起义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