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中国:中国传统乐器公开课

乐动中国:中国传统乐器公开课
作者: 编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3.90
折扣购买: 乐动中国:中国传统乐器公开课
ISBN: 97875039763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86年5月初,考古学家 张居中先生和他的考古队员 们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 的M78号墓中,发现了一种 器物,这东西他们此前从未 听过,也从未见过。考古队 员们又惊又喜,预感到它一 定不简单。 这东西长得似笛非笛, 似箫非箫,该怎么记录它的 名称呢?各探方的记录员凭 借自己的经验五花八门地记 录着,有的写“笛形器”有的 记“箫形器”。张居中先生按 照考古学的惯例,给了它一 个“穿孔骨管”的名字。但是 ,这件外形似笛的东西到底 是器物还是乐器?他们决定 请音乐家来鉴定。 1987年夏天,他们带着 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穿孔骨 管”来到北京,与中国艺术 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 先生约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见面。萧兴华先生第一眼见 到这支“骨管”便大吃一惊, 因为它的构造与哈萨克族的 乐器“斯布孜额”和塔吉克族 的乐器“鹰骨笛”极为相似, 他当场就称之为“骨笛”。之 后,一行人又来到中央民族 乐团,拜托刘文金团长请演 奏家试奏。 当时乐团正在排练。中 场休息时,刘文金团长找来 几位管乐手试吹。6位都失 败了,第7位试吹的,是乐 手宁保生。他拿着骨笛,觉 得它接近于河南的一种民间 乐器“筹”。他觉得应该斜吹 ,于是试着将管口倾斜45度 。声音出来了,而且还吹出 了音列。这让现场所有的人 倍感兴奋。 骨笛测音:惊险与惊喜 并存 既然是乐器,就要测音 。 1987年11月3日,中国艺 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黄翔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