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树的国家(一位生态卫士的环保苦旅)

没有大树的国家(一位生态卫士的环保苦旅)
作者: 冯永锋
出版社: 法律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没有大树的国家(一位生态卫士的环保苦旅)
ISBN: 9787503682919

作者简介

冯永锋,1971年出生于福建北部山村,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1990—1991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一年,1991—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95—1998年在西藏日报社工作,1998年至今在光明日报科技部工作。 2006年撰写环保科普报告文学《拯救云南》;2007年出版讨论中国城市如何实现“自净”责任的市民环保报告文学读物《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2007年12月推出环保时事评论集《环保一向极端发展主义宣战》;2008年4月出版揭示中国森林危机的环保报告文学《没有大树的国家》;2009年5月出版《边做环保边撒谎一写给公众的环保内参》。 目前在从事森林生态、草原生态、湿地生态、物种保护方面的现状调查和中国优秀民间环保人物的故事撰写。2010年出版了《为民间环保力量呐喊》和《狼无图腾——草原在哪里》等作品。

内容简介

多少年来,华北地区大城市周边的农民,都在使用几乎没有任何处理 的城镇生活污水来“污灌”他们的土地;使用城镇人排放的粪便来作为施 给土地的“农家肥”。放眼全中国,我们更可以看到无数个活生生的污染 受害者例子,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无告的农民 、无告的农村和无告的自然界一样,还主要是污染的受害方,而不是加害 方。这加害方,主要来自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充分表现区域”。 中国的空气变坏,是因为工厂在增多,是因为汽车在增多;中国的水 质变恶。是因为城镇在摊大,是因为企业在乱排,是因为城市生活的过度 铺张。中国的污染如此严峻,说到底是因为城镇的政治体、文化体、经济 体和生活体都不重视环保。因此,这个时代,必须让城镇把应负的责任全 力负担起来,而不是与农村较劲,把责任推到农村身上。 三、罪过不在农民 农民与天然山水离得最近,因此,农民容易在利益的引诱和推动下, 成为自然的直接伤害者。但更多的时候,罪过不在他们。. 如果说所有像云南这样的地方,过去当地居民和生态的权益是被上级 政府剥夺、被外来商业力量剥夺的话,那么今后,也许当地居民会成为更 强大的剥夺生态权益的力量。因为“社区强健”可能是生态保护的最重要 屏障。当社区的居民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时,他们会成为生态的保护者 ,生态也会还报他们以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当社区的居民没有找到可持续 的发展之路,与外来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一块剥夺生态权益而为“发展经 济”找到一点借口的时候,他们会“助纣为虐”,他们的镰刀、斧头、火 种、陷坑、套网会迅速地把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毁灭殆尽,让破坏资源与污 染环境同步进行。结果会怎么样? 对农民其实是赋权不足,或者说其权利一直处在被剥夺状态。自从有 “有意识的人类社会”以来,农业是绝大部分人类最先涉及的行业,自然 ,也就是人类特权最先被“泛化”、“普遍化”的行业。后来,商业、军 人业、政治业、工业、知识业先后在人类的大潮中浮现,其职业“特权” 也随着文明的拓展而一步步普遍化、民主化。至今,某些地方,仍旧尚未 普遍化、平庸化的是政治业。 农业在这些行业的普泛化进程中,一步步弱势化、底层化,从有其他 的特权集团开始,就一直被剥夺、被践踏,任何特权集团的出现,都首先 剥夺农民。因此,农民一直被多个特权集团有意无意地欺凌,旧的特权集 团刚刚弱化,新的特权集团又更加凶狠地猛扑过来,依靠吸取农民的血汗 来作为他们肌体健壮的养分。农业的经营者农民,也随之成了弱势群体。 想象一下,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有将近十亿人是“弱势群体”,那么 我们就明白,当前最应当做的是什么:是尽快地给农民经济赋权和政治赋 权。 造血式的“扶贫济弱”、“补虚还元”,办法其实不用太多,只需要 做到两点:经济上,支持农民创业,不管他们是本地创业还是外出打工, 都给予信任,银行给予贷款,工商帮助登记,技术上帮助培训;政治上, 给予同等国民待遇,他们迁徙到哪,就在哪参加选举;他们的子女随从到 哪,就到哪就近上学;当他们进入城市,其“劳动获得收益的风险”就应 该下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 另外,就是重新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段应碧主编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研究》中有一篇文章说:“在中国,目前正是发展东亚国家农 协、农会组织的好时机。双层经营的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徒有虚名,极需要 建立新的替代组织。如果在中国不建立类似组织,中国农业和农村都会陷 入困境。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城市居民的局 面,这是农协的巨大功绩。中国要解决‘三农’问题,在组织上必须要建 立农协农会类的组织,不然农村没有希望”(张路雄、郑秀满:《事关新 农村建设长远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其实每一个地方如果细心经营,都会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每一个产 业如果愿意转型和提升,都会有相当多的成熟技术能够支持。只是有些办 法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那些不愿意动脑子的人等不及;有些发展道路需 要一种精神来支持,而中国现在已经有太多的人丧失了正义感、讨厌自食 其力,他们脑中想的唯一挣钱方式,就是倒卖资源,不管是什么资源,自 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官场资源,只要以常规贿赂术,能够拿到 指标,索要了谁的命,掠夺了谁的血汗钱,把污染排放到谁身上,根本不 在乎。 富裕要适可而止,贫困不能成为胡乱发展的理由。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就是“无毒治病”、“无害发展”之路。人每天吃东西也要吃健康 食品,深怕沾些小毒、微毒、残毒、慢毒,而这个社会很多的发展方式却 是“剧毒发展式”。从纯粹经济学上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 的方式已经算是颇有斩获的了;更多的地方是在玩“杀敌一百,自损三千 ”的残害游戏,拿普通人和生态作为代价,换取可怜的几张纸币。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