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嗨!心理学:年轻人的坏情绪破解手册 轻松了解自己的心理学入门书
ISBN: 9787512513877
为什么深夜总想吃东西? 在春节、中秋、圣诞节的时候,人们经常会 想:“啊,这次减肥又要失败了。”因为在这些 节日里,人们十有八九会比平时吃得多、吃得好 。但是,你知道“因为肚子饿而吃的食物”和“ 没有原因就是想吃的食物”这两种是不同的吗? 2018 年,奥地利心理学家尤利亚·莱森伯 格(Yulia Reichenberger)和他的同事以德国 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项饥饿和食欲关联性的实 验。他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你现在有多饿? ”“你现在有多想吃东西?”从早饭到晚餐这段 时间,研究小组每天观察五次来研究饥饿与食欲 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看,肚子越饿,食欲就越强烈。尤其 是中午和晚上肚子最饿的时候,食欲也最强。而 饭后,饥饿感和食欲都会下降。所以,饥饿感和 食欲都是中午和晚上高,随后下降,呈现出字母 “M”的模式。 肚子饿了我们就会去找食物吃,这是常识。 但是在研究小组的附加实验中,出现了例外现象 。研究人员把食物分成几个不同类别,然后询问 被试者现在的饥饿程度想吃多少食物。这些食物 被分为咸类饼干(薯片、椒盐卷饼等)、甜食( 巧克力、曲奇、冰激凌等)、油腻的食物(汉堡 包、披萨等)、碳水化合物类(面包、意大利面 等)、蔬菜类(西红柿、胡萝卜、沙拉等)和水 果(苹果、草莓等)。被试者的回答说明:时间 越久,就越想吃咸饼干和甜食。这个实验表明, 对甜食和咸食的欲望与饥饿无关。 压力之下寻求咸味,孤独之下寻求甜味 心理学家发现,之所以到深夜 10 点人们还 想吃又咸又甜的食物,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 的自控力会下降,也就是说这种所谓“对身体不 好,会长胖,所以不能吃”的忍耐力会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减弱。 美国心理治疗师朵琳·芙秋(Doreen Virtue) 曾在《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 学》(What Your Food Cravings Mean)一书中 写道:“渴望吃咸的零食的人通常会受到压力、 愤怒和不安的困扰。”人们感受到的压力越大, 就越有想吃东西的倾向。美国的《健康心理学》 杂志发现,压力越大,人们对于咸味的渴望就越 强烈。据推测,这是因为摄入盐分可以减少有“ 压力荷尔蒙”之称的肾上腺皮质醇的分泌量。 如果说咸味与压力有关,那么甜味就与孤独 感有关。 2014 年,挪威心理学家埃克贝格·亨里克 森和同事以 9万名孕妇为对象,研究了孤独、关 系满意度等和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果汁)摄入 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越是感到孤独的人, 心理学是一门解释和预测人们行为的学问。它能解释人们的心理活动,解开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理解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开发适应外界所必需的情感和认知能力,找到缓解焦虑、对抗消极情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