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纳粹文学(精)

美洲纳粹文学(精)
作者: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译者:赵德明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美洲纳粹文学(精)
ISBN: 9787208120914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内容简介

埃德米拉·汤普森·德·门迪鲁塞 (1894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1993年卒于布宜 诺斯艾利斯) 她十五岁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献给爸爸》。这 让她跻身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流女诗人的大排行末位 。从那时起,她就成为席美娜·圣迭戈以及苏珊娜· 莱斯卡诺·拉菲努尔一一20世纪初拉普拉塔河两岸高 雅抒情诗的两位女霸主一一家中沙龙的常客。正如人 们所料,她早期的诗表达亲情、宗教思想和花园。有 时冒出想当修女的念头。学会了骑马。 1917年认识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塞巴斯蒂安·门迪 鲁塞一一牧场主兼实业家。让大家吃惊的是二人相识 仅寥寥数月就结婚了。根据那时的历史资料证明,门 迪鲁塞瞧不起文学,尤其是诗歌,他缺乏艺术感觉( 虽然也常常去看歌剧),说话的水平与他农场里的雇 工和工厂里的工人在同一水平线上。他身材高大,孔 武有力,但说不上漂亮。不管怎样,他拥有无限的财 富是毫无争议的。 埃德米拉·汤普森的朋友们都说,这是一门有利 可图的婚事。但实际情况是她因爱情而成婚。是一种 无论是她还是他都一直说不清楚的爱情,让他俩白头 到老。 许多早期成名的女作家往往因为结婚而结束了创 作生涯,但埃德米拉相反,婚事让她下笔更加熠熠生 辉。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办了自己的文艺沙龙,与 两位女霸主的沙龙一争高下。她保护了一批年轻的阿 根廷画家,不仅购买他们的作品(到了1950年,她的 阿根廷雕塑艺术画廊,不能说是最好的,但的确是阿 根廷共和国收藏最多、内容最奇特的画廊之一),而 且常常带着青年画家们去她位于阿苏尔的农庄,让他 们远离闹市并且提供一切生活所需,安安静静地作画 。她创办了南方油灯出版社,该社出版了五十多部诗 集,其中许多作品是献给她的,称赞她是“土生白人 文坛的善良仙女”。 1921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我的一生》 ,是一部田园牧歌般稍嫌平淡的自传,没有闲话,有 大量的景物描写和诗论。与作者的期待相反,《我的 一生》平平淡淡地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家书店的橱 窗里。埃德米拉感到沮丧,遂在两个小儿子和两个女 佣的陪同下,拉着二十多个行李箱,动身去欧洲了。 她参观了卢尔德和一些大教堂。教皇接见了她。 她乘坐帆船周游了爱琴海列岛,在一个春天的正午到 达了克里特岛。1922年,她在巴黎出版了法文和西班 牙文儿童诗集。后来回到了阿根廷。 但是,形势发生了变化,埃德米拉感觉在自己的 国家里不舒服。有一家报纸对她新诗集(《欧洲的 1923年》)采取了指责的态度,说她华而不实。国内 最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路易斯·恩里克·贝尔马尔博 士说她是“闲极无聊的幼稚的贵妇人,应该把精力花 在慈善事业上,花在那些在祖国大地上乱跑的小叫花 子的教育上”。埃德米拉回击批评的方式是,以文雅 大方的姿态邀请贝尔马尔博士和别的评论家参加她的 沙龙聚会。出席聚会的只有四位饿死鬼式的专栏作家 和负责社会新闻的记者。受到冷落的埃德米拉于是跟 少数几位忠诚的追随者躲进了阿苏尔的农庄。她在安 静的农庄一面听着穷苦勤劳的人们说话,一面创作新 诗,准备回击那些诋毁她的评论家。《阿根廷时刻》 (1925)从问世之日起就掀起了争执不下的轩然大波。 在新诗里,埃德米拉一反往日静默沉思的风格,发动 了进攻。她攻击评论家,攻击女文人,攻击文化生活 中充斥的堕落现象。她主张回到本源:农活和荒蛮的 南方边境。她不再写缠绵的情话。埃德米拉要写史诗 、史诗般的文学作品,到了歌颂祖国的时候,她绝对 不会手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本书都是成功的。 然而为了表示谦虚,刚刚品尝了作品被认可的甜蜜滋 味不久,她就再次动身去欧洲了。陪同她的有两个儿 子、两个女佣和作为私人秘书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哲学 家阿尔多·卡罗索内。 1926年她在众人的陪伴下周游了意大利。1927年 门迪鲁塞加入了进来。1928年他俩的第一个女儿在柏 林出生,取名露丝·门迪鲁塞,一个四公斤半重的可 爱女孩。德国哲学家豪斯霍费尔答应为露丝做洗礼教 父,参加洗礼仪式的有德国和阿根廷的文化精英,连 续庆祝三天,最后在拉特诺附近的森林里为答谢豪斯 霍费尔举办一场小鼓独奏会,由音乐大师蒂托·巴斯 克斯表演,轰动一时。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