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看得见的世界史

巴比伦/看得见的世界史
作者: 史孝文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巴比伦/看得见的世界史
ISBN: 97875183313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新月沃土——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6000年 水是地球生命诞生和成长的基础要素,河流与人类的 孕育和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大都处于靠近河流的地方,黄河和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滋养了古印度文 明,同样,位于西亚地区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斯河,则滋养了两河文明。 “两河之间的土地” 我们教科书上常说的“两河流域”,在西方通常被称 为“美索不达米亚”,这并非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为自己 的土地所取的名字,而是来源于早期古希腊旅行家和历史 学家们对这片肥沃之地的称呼,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 ”。 “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个名 字译自古波斯语。按照中文的阅读顺序和习惯,读者们可 能会误以为底格里斯河在西边,幼发拉底河在东边。事实 上,正好相反,幼发拉底河在底格里斯河的西边。两河流 向基本平行,从西北方的高地流向东南方的冲积平原,汇 聚后注入波斯湾。 “两河”之水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高山的融化 雪水。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的陶鲁斯山脉,流经 今天的土耳其、伊拉克。幼发拉底河由土耳其东南部的数 条支流和陶鲁斯山融化的雪水汇聚而成,流经今天的叙利 亚、伊拉克。两河之间形成的冲积平原和地中海东岸的莱 凡特地区连在一起,其形状恰如一弯新月,土壤肥沃,适 宜农业种植,因而有“新月沃土”的美誉。正是在这样得 天独厚的条件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成了古代西亚文明诞 生的摇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主要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全境和 西边的叙利亚部分区域,及其北边的土耳其部分区域,四 周环绕着沙漠、山峦和大海。西面是叙利亚沙漠,北边和 东边是土耳其和伊朗的山脉与高原,南边则是波斯湾。 今天,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在下游合流,然后注 入大海,但在五六千年以前,两河入海前并无交集。当时 ,波斯湾海岸线深入内陆,如今的内陆城市乌尔、埃利都 ,在当年实际是海港。在漫长的岁月中,两河带来的泥沙 层层堆积,加之大海自身退缩,导致海岸线不断向大海的 方向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两河的下游进一步延伸,最终 合二为一。 神话里的“伊甸园” 两河流域的美好,自史前时代流传至今。在悠远历史 中形成的《圣经》,既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仰经典,也 是一部记载两河流域文明的史册。在《圣经》中,两河流 域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和“天堂”。 在《圣经·旧约·创世记》的故事中,上帝创造世界 :第一天创造了天、地、光、暗、昼、夜;第二天创造了 空气、水;第三天创造了早晨、晚上、陆地和大海,以及 各种植物、菜蔬、果实;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作为 昼夜的标记,定下节令、日子和年岁;第五天创造了水生 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巴比伦文明,诞生于富饶的两河流域。它曾经绚烂多姿、领先世界,却又在历史长河中黯然消逝,给人类留下诸多未解之谜。两河流域的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一系列、先进的文化,并一步步将丰硕的成果累成一座举世瞩目的高峰,屹立于世界之林。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较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也出现世界上公认的较早的城市——埃利都,还颁布了人类历史较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巴比伦人的《汉谟拉比法典》则是迄今发现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里的人们发明了太阳历和肥皂,还是较早建设学校,较早使用车轮、滚印的文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来源于这里,“冒犯上帝”的巴别塔也出自这里……巴比伦文明甚至成为欧洲文明的启蒙之师,她教给人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传给犹太人神学,影响了阿拉伯人建筑学,教化了野蛮的中世纪欧洲。文明成果灿若星河,却又早早地在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巴比伦真实的面目是怎样的?究竟又是什么让她有了这样的命运?本书将以故事的形式,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详尽的图注,为你解读巴比伦文明的发展历程,与你一起感受千年文明繁盛的光辉及其没落的哀愁。